为什么写
到达简书之前,我在04-07年写过博客,也很早就在豆瓣上混迹。不谈质量,用于写的时间和产生的数量就远远少于读的。
对此,我有一种担忧,对于这种输入远远大于输出的情况:
输入很多,但是否真正思考,思考是否有效。仅仅自认为思考了是很可笑的,因为没有表达出的思想通常只是在脑子里的模糊思绪,很难捕捉无法验证。而写是通过笔来捋顺想法的有效途径。
长期下来,思维会越来越懒惰。
所以,写是必然的途径
为什么在简书上写而不是豆瓣/博客网站/微信/微博
- 微信微博
尽管Web 2.0的特征就是UGC(用户生成内容),但在微信和微博上这些内容通常是吃喝拉撒睡和行为数据。对数据统计分析来说可能有意义,对个人记录生活可能有价值。也间接体现你对世界的看法和想法。但我更希望是一个直接的平台来记录这些看法和想法,并通过记录来理清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的价值,通常仅存在于个人的头脑和认识。
就好像,你今天跑了5KM,其产生的愉悦感和燃烧的一点点卡路里,对这个世界有影响吗?No。
但对自己是一件好事。确实更像一种修行和一种人生态度而已。
- 豆瓣
确实,这两者重合度很高,尽管简书没有架构在书影音上,但很多书写内容是书评,影评。
在我看来,更倾向于用豆瓣记录纯粹书影音的部分,而把其他内容移到简书上来。
就好像 IPAD 和 Kindle 都能看书,但很多自制力强的人说用Kindle 完全是强调环境问题。
而我作为自制力偏弱的人看来,环境和界面确实很重要。
对我来说豆瓣更像IPAD而简书像Kindle
- 博客网站
以前用过不知名的博客网站。但后来没有继续。对各大知名博客没有用过也就没有感受。
只是简书的优点是能帮助专注于写作。也喜欢Markdown的简洁方便。
有没有观众是否重要?
诚实的说,重要。 但没那么重要。
在我看来,写在Internet上,对于作者的感受就和写在自己的离线笔记本里感受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说重要。
但即使没有赞和回复,只要有阅读数。持续写作本身提供的愉悦感就足以支持作者。这么来看,没那么重要。
预测一下,自己一年能写多少篇千字文?
目前定的目标是100篇,不算太少。希望以2-3天一篇的节奏来写。
总结
简单来说:
- 做个内容生产者
- 尽量生产有价值的内容
- 简书是个普通人尝试内容生产的平台。
- 坚持修行,做个书写者,做个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