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十年磨一剑写成的《曾国藩》,分上中下三册,即《血祭》《野焚》《黑雨》
上部讲曾国藩于咸丰年间因其母亲去世回乡守孝三年,但当时正处太平天国围攻长沙,于是出山组建湘勇(即后来的湘军)由于起初经验不足多次战败,曾多次因羞愧不如想自杀,到最后其父亲因病去世而不得回乡守孝。而中部将曾国藩回乡守孝期间,认真研读《道德经》,再次出山,运用儒家之学,黄老之道治兵打仗,混于官场,所向披靡,制定战略方针,即先攻取安庆,再围攻天京,果然有效,同时让其九弟曾国荃做前阵元帅,很快天京沦陷,曾国藩在此时获得人生最高光时刻。下部讲的是作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进行地区改革,恢复乡试,重新选拔人才,治理盐场,最为高瞻远瞩的是,推动洋务运动,为中国之后的军事和制造业奠定了基础,同时,一个划时代的计划——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最后,曾国藩在知道自己去日无多时,便安排了自己的后事,勉励自己的族人,要志向远大,谋求更好的发展,为家族争光,留下了一段激励之言(见下图)
总结曾国藩成功之道(仅代表本人观点)
一是能够看清形式,有自己的后台,不迁怒圣上,并依附上级的力量与权势让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
二是知人善任,独具慧眼,善于相人,提拔了众多名将及名臣,这包括杨岳斌,彭玉麟,李鸿章,鲍超等,在众多人才的帮助下,成就了他们,也成就了自己。
三是不居高自傲,为人谦逊,一身正气,这种优秀品质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四是本身就具有硬实力,高瞻远瞩,具有战略眼光,文采好,喜爱读书,强大的自身实力才能使他成为二十万湘军的统帅。
五是勉励族人,在自己发达时想着本组同胞,成就自己的九弟曾国荃,也让自己的族人人才辈出。
最后,摘取文章几句我觉得很不错的话
1. 不做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3.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4.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注:出自曾国藩《挺经》(这本书为曾国藩的治军打仗的奇书)卷五——坚忍,为曾国藩一生座右铭,用以自警自省。人的年龄越大,被琐事纷扰越多,越能显现出岁月的痕迹,往日的朝气蓬勃,春意浓浓慢慢散去,身上的暮气沉沉逐渐占据了上风,而我所看到的曾国藩,却时时享受着学问之趣,为人之趣,育人之趣,探究之趣,于无趣的生活中,处处散发着有趣的生机。梁启超先生讲过:"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 因此,养活胸中盎然春意,方能撑起人生的希望,难怪梁启超先生对曾国藩的评价极高,就这点而言,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