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哲学156:思考一点关于估值的问题

我的投资哲学156:思考一点关于估值的问题

上午去潭柘寺玩了一圈才回来,所以到晚上才开始记录今天的思考。昨天在读《芒格之道》的时候,我就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进行估值。芒格都说了,虽然巴菲特总是说估值,但从来也没有见他具体的算过。因为这个东西,可能根本就没法算。或是说,就算你算,也算不清楚。

虽然可能算不清楚,但你毕竟还是需要一个大概的价值区间。否则你在买入或是卖出的时候,又如何去衡量呢?

具体的客观定价虽然是外在的,存在相对同样的标准。但定价他更是一个动态的,是在博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趋势。每个人对每一样有价值的事物,都会有自己的一个主观定价。当众多人的定价,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市场就会给出一个价格区间,或是动态趋势。

也就是说,外在客观的定价,其实都是来自众多个体主观的综合。就比如说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股价,他只是当下参与者给出的。虽然给出了当时的价格,但这个价格真的就反应了相应公司的正确价值了吗?我想不一定吧。毕竟这个价格,只是有限交易者,具体情景下的暂时平衡。

如果有新的交易者出现,价格就又会被改写。这个在交易中随时变化的股价,其实他也就是当下交易者给出的估值。他估计他值什么钱,才会给出什么样的价格。而巴菲特所说的估值,也只是他自认为的价格。虽然他可能知道的信息更多一些,但好像也只是来自财报。

就算他是董事长,你就能确定他知道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吗?不一定吧?因为公司的价值也会跟着发展而变化。举例来说,马化腾和盖茨不也卖飞过自己公司的股票吗?在低位时减持。如果不卖的话,现在应该他们更富有。就连公司的老板都无法准确定义自己公司的价格,我们又如何做到呢?

所以说,估值他更像是一门艺术。既来自你对事实的掌握,还要有你自己的感觉在里面。

估值这个东西,不就是我们以当下所获取到的信息,给相应公司的一个倾向于未来的定价吗?用公司举例可能不好理解。用我自己能理解的门脸房转让来说吧。当一个小买卖非常好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老板是不会贴出“旺铺转让”的。只有出现特殊情况,或是不赚钱的时候他才会想着不干了。

这时候其实就涉及到估值问题了。也就是你要去估计这个门脸房值多少钱了。房租,装修,客源,位置,等等都是决定你将来是否赚钱的因素。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和还未发生的事情,我们都无法确定。已经发生的事情,在将来还会一样嘛?同样一个门面房,不同人干一样的生意可能都存在差异。

表述不对,估值是建立在你对相应事情的认知基础上的。一个买卖如果你自认为能确定性的赚钱,那么你就更有可能给出相应资源的更高的估值。这个估值是来自于你对于自身能力的自信。为什么有些老板会花很多钱,在他人看来并不值的地方。

我经常看一个狗哥二手餐饮设备的抖音账号。很多干不下去的老板,都是当初投入了太多的资金,干了一个不太值的买卖。这就是当事人在盲目自信下给出的高估值。

再回到投资中的估值问题,我们认为一家公司的股价在多少合理,这也是我们的主观判断。就算给了你全部公司的财务数据,你还是需要一个主观的判断。因为财务数据他都滞后的,当财务数据出来之后,新的数据马上就又产生了。

估值一是针对过去,再有就是针对未来的。如果你连过去的价值都确定不了,那么未来就更是不可能了。就算是所有的数据你都知道,你能说清楚去年英伟达到底值多少钱吗?

为什么叫估值,因为大罗神仙来了,他也只能是估计。以主观感受和有限信息,给出一个他认为合理的价格。

所以我认为根本就不要去执着于一个确定性的估值。你只需要去确定一个大概的区间,给出一个自己的趋势判断就好

不管是具体的公司,还是指数,你都需要把他放入到一个更大的维度中去估算。他是出于下降的趋势,还是属于一个上升的趋势。在过去的整体区间内,现在处于什么位置。我们判断未来时,总是要以过去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因为你也不会有未来的数据,未来还未到来,数据还没出现呢。

那么相对于过去的数据,他更像是延长线的已有部分。他既对未来有约束,又不可能完全的控制了未来。你未来会值多少钱,总要受现在价值的影响。但终究会值多少钱,却是由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决定的。

在未来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我们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又要以过去为依据。所以这就矛盾了,过去作为依据并不能完全确定未来。但你还是要利用过去的数据,因为除此之外你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可以作为参考。

所以到头来,估值就只是一个估。就跟买彩票不断的看之前开出的号码一个道理。只不过彩票是完全的随机,而股票的估值是有更多的依据而已。但这更多的依据,一样无法完全的确定未来会如何。

如果真的能确定的话,那么所有财富可能早就被那个人控制了。就包括巴菲特这个老油条,不也是有看走眼的时候吗?

估值就是一个你虽然估不准,但还是要估的东西。因为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用。否则你就是完全的去猜,去扔硬币来决定买什么,那不就更不靠谱了吗?

对于我来说,我从来不看财报。就连F10我现在都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我也不想费劲去琢磨他。专业的事情,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去干吧。那我如何确定我该买什么,和什么时间买呢?我的依据是什么呢?

先说基金,我买的都是指数基金。我看一个基金能不能买入,好像也没有什么依据。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基金高位开始定投的。只是我投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最终都是赚钱的。只要是他不赚钱,我就一直得买,直到赚钱为止。有一只医药的基金我是高位开始定投的,已经五年了,我还是亏的。我还是在断断续续的买入。

这样可能效率太低了,但这样的错误还是极少的。因为更多的时候,我都是在不那么高的时候开始定投的。当你放长时间,赚钱就很容易了。因为这个指数不像个股,他不会退市。只要是时间足够长,他总会涨回来的 。关键是,只要你不是买在最高点,同时还有持续的资金可以投入,那么赚钱基本就是确定性的事情。

从历史上看,再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只要是不买在最高点,持续定投三年,基本不会赔钱。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一定分散基础上的。你必须要多投几个指数,并且保证一定的债券或是现金仓位。再留出三年定投的资金。这样效率可能不高,或是说可能会让你经历很长时间的亏损。但这样应该大概率会让你确定性的赚钱。如果在低位时能持续的买入,那么收益应该还不错。

再说我股票是怎么选的,我只选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活中能接触的到的公司。最好是我自己就用的产品或是服务的公司。公司好不好我可能无法确定。但是他们的商品和服务好不好我可以知晓。

什么时候买呢,只要不是在整个市场都疯狂的时候买应该风险就不大。当然这还是建立在分散的基础上。买入同样是参考基金的方式。一定要分批分期的买入,万不可一把梭。最愚蠢的买入方法就是一把梭当然这是相对我这样的普通人。留足一定比例的现金或是类现金资产,分期分批的买入。普通人我认为最好就是股债均配,既不耽误赚钱,又能很好的控制风险。

当我经历了完整的周期后,我深刻的意识到,股市中赚钱,很大一部分收益是来自从谷底上涨的那一部分。而要想赚到这一部分钱,你就需要留有足够的现金进行抄底。无法确定底的时候,就在时间维度上,在相对低位的时候长期慢慢买。

控制住自己买入的速度,是抄到底的不二法宝。不要着急!着急在股市中很难挣钱的。你越是不急,就越是能挣到钱。

总结一下吧,我不会估值,所以我也不会去估那玩意。我只会看K线,我只会分散着多买几个品种,我只知道多留点现金在手里。然后就是在相对的低位,大家都不看好股市的时候慢慢买。钱是赚不完的,但是会赔完。钱在手里不会咬你的手,所以还是手里多留一些现金为好。你越是不着急,钱就是会主动的来找你。你手里的钱,就是引诱钱来的诱饵。

一句话总结就是,留足现金,慢慢买。至于怎么卖,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