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错误
身体被大脑杏仁核控制着(悲哀的是,这样的情况常有),打了一阵麻将;好管闲事,当了一时“媒婆”。再把注意力拉到书本上来,发现自己竟然不能心平气和地走进书里……不禁有点懊恼。
所幸,大脑还能自我检查,梳理问题,寻找答案。
问题一:今天的麻将该不该打?
自然而然,想起开车回老家的目的,原来一开始 ,我的潜意识就被大脑控制了——竟然提醒并鼓励老公去老家打麻将,这不是赤裸裸的怂恿与纵容吗?
我为什么要怂恿纵容老公这种行为?为什么?
原来这就是我对老公的一种不理智的溺爱——就我本身而言,我并不想出来玩,想要呆在家里看书,但是,每次老公放假的时候,我也会随着他的躁动而不太安于在家庭看书的状态。我明明清楚地知道,打麻将的行为,对个人成长没有好处,但身体就像被施了魔咒一般,要姑息纵容他去打麻将。
这行为,是我对老公的纵容,也是对自己的纵容。
纵容, 显然不好。
那么下次,我要不要这样宠着他,顺带把自己的生活给废掉?
肯定不要啊!还要问吗?
but,还是来此一问,说明 下次极有可能故事重演。
下个周末怎么办?
也许,要好好和老公沟通一下 。
问题二:打麻将,为什么会让我不心安?
打麻将带来的是 感官的刺激快乐。与之相比,读书太需要工整,太需要专注——感谢明天是星期一了,我可以全心全意呆在家里继续培养我的读书心情,之后绝不再用这种方式来破坏我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读书意趣。因为每一次打麻将就是一次对读书意趣的破坏,破坏了,就必须要重新培养。一次次破坏,又一次次重新培养,显然不是好方案,最好的方案应该是尽力避免破坏事件的发生。
我要记住一个经验——凡是破坏读书注意力的行为都不应该参与 。所以,麻将不要打。
问题三,媒婆要不要当?
最好不当,因为做媒婆的大部分结果可能是——费力不讨好,还耽误自己的时间。
最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接受自己会犯错,分析“懊恼”产生的原因,及时梳导自己的情绪。一切尽量理智处理,尽量用大脑思考,而非被大脑(本能)控制,这样才能减少懊恼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