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策影视是A股市场里的“电视剧第一股”。那些在近年来成为大众们茶余饭后谈资的电视剧,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华策影视出品的。
如前两年的《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亲爱的翻译官》、去年和今年的《孤芳不自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射雕英雄传》、《夏至未至》,这些热点电视剧全是华策影视出品。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特点,除了新《射雕英雄传》等少数电视剧风评尚可,其余的电视剧虽然有热点有话题,但往往其质量不被观众认可,在评分网站上的分数都较低。不过评价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是看其作品的艺术水平,而是看买家是否买账、市场是否热衷。从这一点看,华策影视出品的电视剧无疑是取得了商业成功的,以上电视剧形成的热点效应,使得华策出品的头部剧占据了一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各大卫视的电视剧采购单里,华策出品的电视剧几乎都占据优势。
但,与其出品的电视剧的火爆程度相比,公司整体的利润情况却显示出了不一样的结果。
打造爆款背后的天价片酬
由2016年报数据可以看出,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比2015年增加了67.27%,但净利润仅仅增长了0.63%,表格中未显示的营业利润数据甚至是负增长。
也就是说,公司的经营规模,收入情况都在大幅增长中,但在利润方面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而我又对比了近五年华策影视的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的信息,结果更为明显:
近五年,华策影视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稳定增长。但其毛利率、净利率都下降了一倍,并且与同行业相比,同样以电视剧制作为主业的慈文传媒2016年毛利率为44.8%,唐德影视为52%,均比华策影视高出一截。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和华策影视的战略有关。
两年前,华策影视推出了所谓SIP(超级IP)策略,大投入、大制作、大数据、大营销一体化的运营战略。我们可以看到,华策所出品的电视剧,几乎全部采用话题极强粉丝较为狂热的年轻明星,加上铺天盖地的全方位宣传,才达到其生产“爆款”剧的目的。
华策对于粉丝市场的研究可谓透彻,一部电视剧的质量和艺术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不稳定的,难以持续和模式化。但明星、粉丝却是可以持续模式化生产的。
但与爆款剧带来的收入同时降临的,是明星片酬、营销推广等成本的大幅上升。
华策影视2016年报显示,去年公司收入排名前4的电视剧分别为《孤芳不自赏》、《夏至未至》、《射雕英雄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贡献的收入分别为4.39亿、3.73亿、3.40亿、3亿。
然而,上述电视剧的明星片酬也是惊人的。比如,《孤芳不自赏》中的男女主演钟汉良、杨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演赵又廷、杨幂,都被曝出片酬上亿。而为了占据我们眼球,公司花在各种渠道的营销上的钱想必也不是小数。
而在四五年前,这样的片酬是难以想象的。甚至在现在,很多演技派的演员拿到的片酬,比起这些一线鲜肉只能算个零头,鲜肉们所带来的粉丝和流量,绝不便宜。
因此华策影视在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也被自身的策略所限制。但从2017年的《射雕英雄传》来看,华策影视应该也在想办法开辟新的方向,这部剧启用新的年轻演员,以此避开了热门演员的天价片酬,最终因为电视剧本身的质量不错,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更改会计处理方式的背后
除了影视剧的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华策影视在年报的经营数据还受到另一个因素影响:应收账款。
年报显示,2016年华策影视的应收账款为28.74亿元,相比去年的19.46亿元,大增47.69%。而2016年公司的营收总额为44亿元,可见收入的一大部分,都处于应收状态。
于是,2017年3月,公司变更了坏账计提的比例,间接影响了报表利润。通俗点说,就是别人欠了公司这么多钱,但总有一些人还不上钱,公司为了保证数据可靠,就要预估出这个比例,会计处理上就得把这部分记为“坏账计提”。
就是说,以前提的多,利润表的数字就会少,今年计提得少,利润数据就会相应增加,这个改变已经体现现在2017年一季度报表上了,一季度公司营收下降11.6%,净利润却上升了23%,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受到账务处理的影响。但公司表示此前旧的处理方式影响了真实性,更改是为了纠正。
不过细看2016年华策影视应收款的欠款方,乐视赫然在列且位列第二,令人忍不住隐隐担忧。这笔钱能要回来吗?
总结:
1,在国产电视剧制作方面,华策影视是龙头企业,实力不俗。
华策影视实施爆品战略以来,公司加大对头部剧的投入,在2016年度电视收视前十名榜单和网络点击前十名榜单均占比达到30%。2017年开年,公司在一季度收视前十名榜单中的占比仍然保持了30%的占比。
2,SIP的模式虽然带来了爆款和高收入,但其成本也居高不下,影响了公司利润。
3,2017年一季报的净利润增长,更改应收账款会计处理方式的因素很大。在乐视欠影视公司的款项里,华策影视名列第一,金额为3.63亿元,由于没有看到相关新闻,只能看做一个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