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在我生命中的眼眸
我们所在的教学楼西侧,有一条甬路,两旁种植着杨树。这些杨树已经有四、五十年的树龄了,树形高大,枝繁叶茂。在夏天里,那条甬路,会被茂密的枝叶遮挡、庇护,形成了真正的林荫大道。
由于杨树太高,连同教学楼一起遮蔽住。在教学楼的转角处,每层都有一个小小的窗户。在课间,同学们会通过这些窗户,去看看教学楼前面的小花圃,还有就是去观察楼下面走过的行人们。
而 这条甬路连通着教学楼和宿舍楼。所以这条路是我每天要走无数次的必经之路。
那时的我,刚刚来到县城读高中。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应该说是贫穷吧,容貌上 更是一般般,至于我那曾经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呢,也总是不太理想,同学关系呢,还是处理不好,从没有三,两个闺友、密伴。这让正处于青春期的我,心总是怯怯地,落寞地,自卑地跳动。
直到他的出现,我的生活才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高下学期的一天,吃完午饭后。我照常走在这条林荫路上,打算回教室休息一会儿。我无意间抬头,竟看见一个白衣少年正盯着我看,那双深邃的目光仿佛要把我融化在他的眼睛里。这或许是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吧!我心里暗暗地想着,慌乱地低下头,加快了脚下的步子,回到教室。我的心却砰砰地跳动着。那节课上,老师讲的什么,我已经全然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那双眼睛。
自那以后,我经过那个窗口时,总会有意无意的抬头看看,那双眼睛是否还在。而大多数时候,总能看到那久违的目光。渐渐地,我们竟有了一份心照不宣的默契。在这双眼睛里,我读出了怜惜与关爱,还有
一份淡淡的忧郁的温暖。我被这温暖润泽着,心儿变的柔软、多愁而善感了。
到了高二,他开始给我写信了,并且告诉我,要把这种默默的注视,演变成行为,明目张胆地投入到我的生活中来。就这样,他通过那一封封的飞鸿,诉说着对我的欣赏,对我的关爱,还有更多对未来的期待。
而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关注,这种爱护,内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和一种莫名的情愫。但我们还是继续着这种,默默地彼此关注,保留着这份心照不宣。
有一段时间,在那个熟悉的窗口,我再也没有看到他,还有他的那双眼睛。我心里竟然莫名地恐慌起来,像是丢失了自己最为珍贵的东西,无比的失落。通过同学打听得知,他去了一所民办大学。但是我不懂,他为什么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我,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我在他的心里算什么呀,竟如此对我。
就在我痛苦不以的时候,他的朋友交给了我一封信。在信中,他告诉我怕我伤心难过,就没有来和我道别,他也怕看到我难过而无法再离开。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让我泪流满面。我不能去阻拦他,阻拦他的这个决定。只能暗自消化这个事实。
过了一段时间,在某天的黄昏,同学说,有人在学校门口找我。我远远的就看见了他,那个让我日思夜想的他。他明显是憔悴了一些。看我走过来,他急急地奔向我,眼里满是热切的思恋。紧紧地把我抱在了怀里,喃喃地说着,再也不离开你了。在大庭广众之下,我的脸倏地一下红了,慌忙推开了他。他拉着我来到一个花坛边,郑重地说到,“我再也不离开你了,我要和你并肩奋战,一起参加高考”。说完久久地望着我,一看到这双眼睛里的真诚和热烈,我的心颤粟了一下,然后又是无比的舒心和踏实。我在心里呐喊着,你终于回来了。
高二的暑假过完了,高三如约而至了。我们的学习压力都大了,每天都是复习,考试。我们两个只能忙里偷闲地写信给对方。诉说彼此的依恋和思念。他告诉我,给我写信是一种解脱,看我写的信又是一种享受。我是那么安心,坦然地接受着他给我的肯定和赞许。
我曾经天真地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如此地了解我,可以称之为我的知己。他又是如此地依恋和爱护我,不可能离开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