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原创005 文|邓一平
每年一度教师节,祝福所有的老师快乐。
从上大学开始,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给老师发送短信。老师们给的回复也很有意思,从“学习进步”到“爱情学业双丰收”;从“学业有成”到“心想事成”、“事业有成”,我们一年年的成长前进,短信的内容也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
谈到“改变”,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曾经被一些极小的细节、细微的话语所影响。
高中时,按规定我们都必须在教室上自习。以往,除了学生上晚自习,也要安排一名任课老师坐班,相当于陪伴学生们一起自习。记得有一年夏天,本来是由我们自己的语文老师值晚班,但不知什么原因,那一周的晚上都换了个陌生的老师来值班。这老师有一特点,每天在晚自习开始前,一定要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这些话一般都是充满鼓励的名言警句。前两次他写我也并没有在意,后来一天晚上的晚自习开始前,他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一书中的名句。但是直到如今,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第一次看到这名老师用黄色粉笔写在黑板这句话给我带来的震撼。
一方面,那一晚似乎是冥冥之中的相遇和转折,好像就是从那一霎那开始,懂得了努力、付出、拼搏的意义。虽然这些词语,曾经在很多老师家长口中出现过千万次。另一方面,就像四五岁的孩子背下的古诗词,也许在背的过程中不太理解这些诗词的含义,但当他慢慢成长,又走到某个人生的路口感到困惑时,这些词句”嘣一下”就从脑海里跳出来。意境就有了,因为那个时刻,你好像面对的境遇和古人曾遇到的一样。
蒋勋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中也提到,当我们在夏夜撞见满天繁星的夜空,又或是在郊游时望见清澈如镜的溪水,往往会用一种“呆滞”来应对,在那个时刻我们被美呆了、惊呆了。但其实质是我们的内心缺乏一些“库存”:一些美好的词语、诗句和表述,所以我们呆掉了。
所以,老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应该是不断的增长学生”库存“的过程。也许在接受知识的当下我们并不晓得它们的真正用处,但当你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某个契机你的脑海里突然冒出甚至使用一些曾经深深记忆在脑海中的片段,教育的意义直到这时才真正的闪现出巨大的能量。
也曾读到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个小女孩的爸爸从小就极为严格的要求小女孩练习小提琴,一直练习到18岁,这时候小女孩在音乐方面已经小有成就,也获得了很多小提琴比赛的证书,但同时她内心又并不是真正喜欢拉小提琴。这时候他的父亲终于说,从小我逼你练习小提琴并不是期望你真正成为小提琴手或者是音乐家,而是希望今后我和你母亲不在你身边时,你能够感受到我们其实是犹如你的琴声一样,一直会环绕在你的身旁的。
老师和父母一样,真是很神圣,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某个时候、某个阶段通过某种方式把“美“的种子、“善”的种子埋在了我们的心底。就像那个老师让孩子背下的古诗歌;那个父母陪小女孩拉响的旋律,这些种子有些会发芽长成苍天大树,有些即便是深埋心底我们也能时刻感受。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