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已是夕阳余晖之时,橙黄色的光芒从大面积的落地窗向室内倾洒,我虚弱地半躺在懒人沙发上,无法克制地冒出阵阵冷汗,后背已经整个湿掉,双手也不受控地颤抖着,这似乎表明我的惊恐障碍又一次将我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或许不是,都是因为那个梦,但我梦到了什么呢?我甩甩头,不愿去回想。
家里还是老样子,乱糟糟的,倒不是因为我不讲卫生,作为一名编辑,我很难保持家里的空间不被堆叠的纸张塞满,疫情期间居家办公使本就不算开阔的空间显得越发拥挤。很少有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保持心情愉悦,更毋庸提现在正做了个相当令人焦虑的梦的我了,那些稿纸似乎都在向我的方向挤压,越发使人难以呼吸。
但杂乱的空间内有一隅却显得格外清爽——我的书桌,书桌是我的心灵港湾,每次在这里阅读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会格外宁静,因此我并不习惯于把它当作办公的场所,我总是把它打扫的很干净。而现在,意外的是,那张整洁的书桌上,突兀地散落着一些稿纸。我艰难地起身,腿部因为肌肉过度紧张而显得毫无力气,迈步向前,我从那张桌上拿起一张稿纸,它的纸张十分细腻,厚薄适中,摸它就知道这是一张十分适合书写的纸。
我负责的一位作家用的也是这样的稿纸,明明都是网络时代了,在写作媒介越发丰富和发达的当下,那位作家还在用最原始的写作方式——手写。每次收到他的原稿,我都十分苦恼,因为我需要原封不动把他的手写转成电子版,虽然有扫描和文字识别技术支持,但手写字毕竟是手写字,识别出来的稿件也会有比较多的错字漏字,校对也比以往任何一个使用电子媒介写作的作家难得多。
我曾劝说过他使用电脑和键盘,但他总是跟我说,他也并不想为难我,但是只有在稿纸上书写,他的灵感才会源源不断,而且并不是他不愿意替我做相关的工作,亲自把手稿转为电子版,只是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构思作品。我对此表示理解,他的作品十分畅销,事实上我也无可奈何。
童年时期,我也曾想过写作,我出生于手机刚开始盛行的年代,那个时候,大部分人还都在手写原稿,但同时,在手机上用邮件功能写小说也渐渐变得盛行起来,我也追随潮流毫不意外地加入了其中。但直到我放弃写作,我也没有写出一篇像样的作品。我认为自己没有天分,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但我仍旧喜爱着文学,喜爱着相关的事物,也喜欢以它为中心的生活,所以我大学自然而然地读了文学系,毕业后也顺利地成为了一名编辑,在此期间我从未想过重拾写作。
直到我遇到了这位用纸笔写原稿的作家。他听了我的过往,把一沓自己用来书写的原稿纸交给我,对我说:“创作中,的确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那个时候你只用手机写作吧?不妨试试手写,手触摸纸张的感受,笔尖划过纸面留下的墨痕,它散发出来的香气,这些都有助于你写出好作品哦!”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因为他从来就是个轻佻的人,话赶话什么都说得出口,但我愿意相信此时他鼓励我去重拾写作,是出自他的真心。
或许,我也可以呢?
那是我第一次把稿纸带到我的书桌上,但是绞尽脑汁,我都无法写出一笔,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写不出,脑内就如同失去了色彩一般,无意义的流水一般的镜头疯狂地涌出,或许充盈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贫瘠吧。
我从早晨一直坐到下午,午饭也没有吃,但还是写不出。紧绷的身体使我完全无法思考,于是我打算换换心情,便躺在了落地窗前的懒人沙发上,不自觉地,我睡着了。
梦里我依旧坐在书桌前,抓耳挠腮写不出一句。焦虑和不安萦绕在心头,我是多么想写下些什么啊!
手触摸纸张的感受,笔尖划过纸面留下的墨痕,它散发出来的香气。
我忽然又想起这句话来了,思考了一阵,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这些东西都是多么多么微小的细节啊,但是如果刻意去关注,也许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我脑袋里的东西利用好,或许也是一把能够使用的利器。只要关注细节……把他们写下来……
想到这里,我的思路忽然清晰了起来,既然这样,我何不把我这份焦虑写下来呢?
我飞速地提起笔,落在稿纸上一竖,一笔一画,第一个字落下,接着便是源源不断的涌出。我心无旁骛,把我的感受写下,不知不觉,我的身体也放松了下来,指尖触摸在这纸张上的感觉,现在竟也变得如此甘美。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来源,或许我的文字还很稚嫩,但我现在明白了很多,有时候写下来,比思考要重要得多,大脑是无法告诉你怎样写才是最好的,不如说,那是写过很多文章的人才应该去考虑的事,作为写作的初学者,只要静下心来,凭借感觉,把自己想写的东西表达出来,已经是很厉害的进步了。
黄昏已然成为过去,夜幕降临,街边的灯光亮起,照得天空泛白,星星也没几颗。
我放下笔,感受着内心深处极大的满足感,我终于明白,这才是我最开始写作想要追寻的,那其实就是写作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