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写“陪伴式社交”的不可替代性,结果写成了关于社交的基本看法。这篇接近我平时思考小问题的真实想法,只是在数据、案例、理论、方法论方面太过肤浅,算是小问题的思考大纲。写小文必须得有观点,并且试图思考出不一样的一二三,这要求自我就不能乱写,需要查点资料看点文献,负责任去写,不管观点对错,思考的状态错不了。
这篇总体来看很乱,前后没有逻辑可言,因为开始想写另一个题目,写着写着又有了新想法,不断补充中列出问题的大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简单找了点理由,算是能自圆其说吧。这种提笔就写,一气呵成的状态熟悉我的朋友需要慢慢尝试,我们写文大多为了自我记录,大范围公开推介是另一回事,先建设自己吧,达再兼济别人。
“人这一辈子究竟会和多少人产生交集?”“8万人。”Hans在《阿狸·永远站》里写道:我们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失散在人海。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年和你亲密交往的朋友只有三五个,其它大多数只是点头之交或很少联系,于是,我发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
我们想象中的自己永远比真实厉害,就像镜子里的自己永远更美一样。上面这个视频生动描述了人的社交现状,远比我们想象的糟糕。我们认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认识我们,可我们很少联系。我们的强关系(同学、同事、战友、亲人等)、弱关系(二次关系认识的、网络互连的、边缘熟人等)随着时间、能力、空间的转移不断变换,一代新人换旧颜。
小初高的同学还有多少经常联系?大学经常联系的又有几何?曾经认识的女孩结婚之后联系还多吗?铁哥们谈了女友之后联系为什么少了呢?曾经的朋友当官发财做学问,层次高了之后联系不上了吧?我们混的差了不好意思见人吧?所以,周边的熟人都是和自己生活相关,对自己造不成“威胁”的人,曾经的熟人和每天的点头之交,虽有似无。
有些朋友向我抱怨,说泡妞越来越难,我表示理解。大学情境中的泡妞时空封闭,关系简单,不掺杂社会影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关系。社会中的相亲或介绍比校园复杂的多,尤其异地恋,双方各有自己的强关系,彼此的恋爱属于兼职状态,效果不如彼此相熟的网友,所以很难。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脏,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这些才是强关系,背后的逻辑是相同时空的共同经历,没有这个基础,社交如同无根之萍。
我曾经对恋爱双方的日常聊天很好奇,一直怀疑他们一天到晚瞎叨哔啥,后来才晓得,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事实证明,大部分小事无关痛痒,比如吃了吗,在干啥,哪里玩了……关注对方吃喝玩病的二人对话只是个人时间的陪伴,并不能称为完整的共同经历,这种关系仍是弱关系,某天感觉不在了,转眼会破灭。那么什么是二者的强关系?应该是超过自身,在延伸领域的交集,比如社会关系的交集,发展的交集(考研、未来),外在探索的交集(旅游),从熟悉个人到有共同朋友,进而三观相符,共同发展,这时候二者才成为强关系。
我们观察周围的熟人,大学的舍友不一定熟,工作的同事也不一定熟,我指的熟人是我们经常联系,彼此不设防,愿意相互分享的人。当下人们很奇怪,愿意和网络的陌生人分享,却不愿和熟人联系,在某些时段会沉浸在一些交流渠道内,比如群聊,贴吧,简书等,以兴趣爱好形成社交关系,或在现实情境中结交三五好友,永远这么狭隘。
我个人经历了这些,初高中总有一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大学经常一起上网兼职的同学也就那么几个,年龄越大,现实中经常交往的人越少,后来在读者群、艾宝良音频群、边缘情感群、偷菜群这里社群中建立兴趣小组,后来关注现实,网络接触少了,又在同城吃喝群,周围学生小组,创业圈子交际。认识太多人或太多人认识自己不一定是好事,当年个人时间被考研考博同学占住,于是决定不再主动结交朋友,只重视交际能力,那个阶段貌似回归的阶段。
在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我曾提出人是简单的,可以影响的,从交际能力看,利用真诚、技巧理论上可以结交任何想结识的人。当然,个人水平有限,层次太高的人仍无能对接,这是后话。让我陷入困惑的是结识太多关系的意义,朋友多了路好走?心安?不讲好处与弊病,我想到了社交边界问题:我们时间精力有限,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能维护好的朋友是有边界的,假如每月联系一次,每天花费1个小时,从发消息看,最多30个人(每人聊2分钟),这意味着我们最多能联系几百人,不然强关系慢慢变成弱关系。
问题不在于联系的技巧、效率,仍然是联系的意义在哪里?联系父母可以增加情感,与情感、发展、利益无关的朋友之间的联系深层的价值在哪里?孤独?危机?你联系对方,对方也得联系你,把时间和情感分散在几百人中,一切稀释成一种形式,那更没意义了。所以,以前或未来,这种宽泛的社交都没价值,社交仍然是小范围内的,时空为界限,与个人情感、价值、发展息息相关的相对安全的一帮而已。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并不是和最熟悉的人联系最多,比如父母,比如爱人,除非父母依赖,不然每周联系一两次足以。人们情感、价值、发展、阶段各不相同,需求各异,在社交中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寻找对象,比如和权威交流,和美帅交流,和兴趣交流……这些都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高端需求,尊重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亲人和爱人把基础需求满足了,外在的关系是我们探索世界,获得尊重,实现发展,拓展意义(价值)的广阔天地,它必须且强烈。
既然如此,说明我们有父母的关爱,爱情的滋润是不够的,有此两样个人很幸福,如果在桃花源中,封闭自我的状态下能获得最大圆满。但在社会化的广阔语境中,这些只是自我层面,而外在的交际属于社会层面,二者相辅相成。于是,我开始思考社会交际,既然它不可或缺必然存在,深入发掘亲戚爱情外的社交价值,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商业价值,它都有意义。我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有价值的交际内容和模式,能让交际保持较长的时空,甚至通过工具扩大交际范围,产生更大的意义,颠覆传统交际的弊端。
上文曾怀疑过传统社交的意义,熟人不联系,联系非熟人,虚拟当现实,现实很虚无,这种相对矛盾的社交价值在哪里?价值导向或功利目的的社交更无聊,把人当工具,情感淡薄。我认为人们交际肯定带着目的和动机,分为有意识的自我选择和无意识被动推动,大部分人意识性不强,以兴趣价值为导向,有闲则聊忙则隐。我更倾向自觉意识状态下的交际经营,带着明确目的交际,达到某种目的,人们随着年龄增长,肯定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发展的。
群友虎三认为:不是所有人的社交是有目的的,或者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就是想交个朋友获取一份关怀,有的是想获取一些见识,有的可能是瞄准了背景和身份获取潜在的直接目标。其实我们知道很多人跟自己无关,仿佛熟悉的人只是惯性的一种“倾诉”需求,内心却是拒之门外的。鹤舞乱青天认为:交际是种试探,排除异己,寻找同类的方式,同类是强关系。这些观点和我所说的意识无意识类似。
抛开意识看意义,社交目的有很多种,我理解的社交目的包括:安全(情感社交),排解孤独寂寞,价值情感认同,归属感,社会关系的复杂确保个人的物质、心理安全。休闲(和平社交),这是社交的休闲娱乐功能,过程和平舒缓,双方或多方合作或分享。发展(价值社交),为了获取生活资源、资讯,学习生活技能,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实现自我价值。目的(功利社交)主动或被动情境下的有意识社交,带有强烈目的导向,或被迫维持的上下级、业务往来、利益方等关系,属于社会层面的社交。
从效果看,分为有效、无效社交,没目的性或无法给你的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带来任何愉悦感和进步的社交活动。目的没达到的社交都是无效社交,为什么会无效?从交际过程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利益、资源、情感的交换。交际过程双方或多方共同付出时间,情感,各取所需,礼尚往来才能长久,任何不公的社交都不会长久。这意味着社交总要付出点什么,收获点什么,处理不好付出与收获的关系,社交将会出问题。
具体社交场景不必举例了,反过头来看社交为什么只能在一定阶段维持,不能长久持续的原因似乎找到了:平等的社交慢慢被时空、能力、价值打破,人们在新的社交情境下找到新的平衡点。人们的兴趣爱好慢慢会变,层次能力也会变,未来周围的关系都会变,这意味着原来的社交对他没意义了,或者他进步了,或许对方落后了,或许有更有价值的交际替代了。人们社交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如何把社交强关系中的一些特性挖掘出来,通过一定模式链接,建立强关系弱连接,甚至一辈子都断不掉。比如发小,或许一年都不联系,回去之后喝顿酒就行,这就是强关系的弱联系。
我们观察网络上流行的各种群组,比如领读会,罗辑思维社群,这些兴趣小组短时期内共同完成一项事情,甚至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建立连接,这是人为制造的强关系。罗辑思维要搞20年时间的朋友,背后逻辑是制造差异化,提升逼格,忽悠洗脑,强制建立联系。问题是随着罗胖、彭小六或各种网络付费群体主办人的水平下降,或成员能力提升,又或新模式出现时,这种制造的社交会慢慢崩塌。他们唯一的方法是通过不断宣传,收割每年新冒出的某个年龄阶段或某种类型的人群,这是保持社群社交的方法论之一。
简书搞过线下读书会,当年我们在成都的吃喝玩乐聚会群开始也很活跃,几个月后我写了一篇群发展趋势的小文,判断这种火爆是暂时的,未来会变成一小撮人私下联系的死群,强关系开始沉淀,弱关系慢慢消散,这是规律。这种聚会能在短时间建立社交联系,但属于弱社交,真正的强社交是切入生活和意识形态,贯穿发展过程的时间陪伴,必须主观建立一些联系,共同记录一些生活,相互付出,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如果能达到相对发展层次,社交会继续有效。这意味着个人必须持续输出价值,对方必须有收获,时间必须共同经历,有标志性节点和记录形成共同回忆,这样才能造出强连接,这和恋爱等是一样的。
以群为例,在同学们读书期间,我们可以探讨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未来工作了,可能现实比较繁忙,没时间维护这种弱联系了,怎么办?这需要人为干预,在情感、发展、价值等方面提供人类发展永恒的价值,要对每个群友做跟踪记录,要设计一种模式,让大家享受到价值和提高,这样以情感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以休闲为基石,以目的为辅助的社群会持续更长时间。问题是没有强势人物的干涉,没有精神领袖的带动,没有标杆式人物及流程设计的群组慢慢沦为边缘群,原因很简单,它没用。
无论我们现实中的朋友,还是网络互连的熟人,这种形成“交集”的陪伴式社交很有价值,如果它能影响300个人(个人交际的边界),那就太厉害了。现实中我们一辈子只能和3000多人熟悉,分配到黄金的三五年,经常交流的却那么几个,这种社交肯定不适合未来发展,我想,我们应该重新定义朋友,重新定义社交,树立终身社交终身学习的观念,用新工具建立新型强联系,打破社交壁垒,拓宽交际边界,让更多的熟人在集群中共同交流,把点对点的社交变成集群社交,把封闭的信息变成公开共享,把弱关系通过模式变成强关系,形成庞大的人脉网,一呼百应,不再寂寞,未来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