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读书,想读的书很多,但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时间被占得满满的,看着买的书在书柜里落满了灰尘,我焦虑不已……
自从决定开始写书评,需要阅读的书就更多了,可是我的阅读速度却慢的让人崩溃……
书明明已经仔仔细细的阅读过了,但问自己上一章到底写了什么时,脑海里还是一片空白……
阅读上遇到的这些障碍让我不胜其烦,这个时候得知有人能每年读700本书并且还能写出书评,我简直觉得此人牛的不可思议?
《快读阅读术》这本书的作者日本作家印南敦史就是这个牛的不可思议的人。不过印南敦史坦言自己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慢读者,读一页书就需要5分钟,经常读到后面,就会忘记前面的内容。
那么这位曾经的慢读者到底是如何从1页数读5分钟变身为每年可以读700本的阅读达人的呢?
这个秘诀就在《快速阅读术》这本书里。本书作者印南敦史从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出发,重点为我们讲述流水式阅读的理念、多读习惯养成法及呼吸式阅读法等实用方法,教我们实现快速阅读。用印南敦史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曾经并不擅长阅读的人撰写的,能够提供克服自身缺陷和解决办法”的书。
本书作者印南敦史是一位作家、书评家、自由撰稿人、编辑。他曾在广告代理公司做广告文案撰写员,担任书评人后,他每个月都要为“生活骇客”(LifeHacker,日语版)、“新闻周刊”(日语版)等多家网站撰写60本书评,每年阅读量超过700本。
在《快速阅读术》本书作者印南敦史从流水式阅读的理念、多读习惯养成法、呼吸式阅读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他这套神奇的“阅读术”:
(一)流水式阅读理念
“流水式阅读”指的是这样一种读书方法:让书籍如水一般从心中流过,不用在意是否把书里的内容全部理解或者记住,就像水过留痕,相信只要读过,便会有所收获。
通过流水式阅读,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决定阅读速度,可通过序言进行判断)
众所周知,序言是一本书的导入部分,一般会写明书籍的撰写目的、概要等。所以说了解一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貌,阅读序言至关重要。
目录就好像一张名师书籍内容的结构图,因此,通过目录,即可选出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还可以把握全书的整体框架和论述的推进过程。
因此,合理利用序言与目录,是确保高效轻松阅读体验的准则。
步骤二:进行跳读,仅阅读各章节开头和结尾的5行
商务书籍、时下一些畅销书籍的解释说明性内容,一般多采用以下结构:
1、开局 提出主题或观点
2、中局 举例展开说明主题,用论据论证观点
3、结局 基于事例及论据,再次确认主题或观点
这样了解了主题和框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跳读。
步骤三:利用关键词进行细读
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关键词搜索阅读法(在确定关键词的那一刻,文中的重要部分和非重要部分就泾渭分明了。因此与关键词不甚相关的段落,可以快速浏览过去。)
步骤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随时换挡,缓急有度)
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进行切换,养成适合自己的阅读节奏。这样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意区分出快慢,即可避免由于阅读感受过于单调,而陷入茫然拖沓的刷字阅读状态。
流水式阅读与阅读速度缓慢的人常用的细读法不同。它倡导的是:读书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不要抱有太多目的性,尽管去享受与书籍邂逅的每一刻就好。因为无论我们多么仔细地研读,还是会忘记大部分的内容。”
(二)多读习惯养成法
要实现“流水式阅读”,先要养成“多读习惯”。关于养成多读的习惯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要在固定的时间段和场景里读书。关于这一点,作者给出了如下建议:
◆养成每天同一时间至少读书十分钟得习惯 ,这个时间段最好选择在头脑清醒的清晨,在习惯养成后可以逐步增加阅读时长那就更美妙了。。
◆固定阅读的地点或场所,比如在家里的某个固定地方、办公室里设置的固定阅读空间等。
◆有意识地搭配固定情景,譬如说,读书前冲一杯咖啡、开窗透透新鲜空气或者播放一段优美音乐。
通过框定阅读的“时间段以及情景”,可以让大脑产生“习惯的错觉”,从而将读书时间嵌入日常生活。
其次,养成多读习惯要选择“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来读。作者将书籍分为三种类型:
◆ 不必读的书在这里指自己并不需要的书。
◆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
◆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其中,“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的特点是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从任何地方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因此,“流水式阅读法”就特别适用于这类书籍。
最后,我们要做到今天阅读的书与昨天不同。因为对于相对独立的“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来说,阅读时间太长,就会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但快速读完却能够把其核心要点更加深刻地留在记忆中。还有最好把无法快速阅读和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搭配来读,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厌倦,想办法避免厌倦,也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必备条件。
(三)呼吸式阅读法
要想实现快速阅读,光养成多读习惯和掌握“流水式阅读”的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呼吸式阅读法”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呼吸式阅读法,顾名思义就像一个人不可能只吸气不呼气一样,我们不能只读书不动笔。但是这个动笔并不是要求我们把书中的内容都记录下来,而是指《快读阅读术》的作者印南敦史总结出的“三个一行”: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
◆一行采集,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准备好一张A4纸,读到佳处随时标好页码进行摘录,摘录的时候尽量短小精悍,把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
◆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在以“一行采集”的方式摘抄下来的阅读集录中,找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最钟爱的一行做出标记,并对这一行摘录。
◆一行评论,品味最重要的段落。把“一行精华”让我们的产生共鸣的原因记录下来,这样做避免时间长了之后我们忘记为之心动的原因。
为了再次确认我们积累的阅读成果,建议大家用专门的笔记本来记录“三个一行”,再以12本书或者15本书为单位,定期回顾摘抄和感想。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摘录的内容,并且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作者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这本书中给我们详细解读了“流水式阅读”的理念,以及践行流水式阅读的两个方法:多读习惯养成法以及呼吸式阅读法。并且通过他本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快速阅读有法可循。只要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对阅读行为的认识,调整阅读方法,就可以控制自己的阅读速度,让阅读体验变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