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悟

《庆余年》,读完了。

文笔非常好。

大量地使用渲染,推动情节的发展,抒发浓郁深沉的情绪,使情景交融,使天地事物与剧中人同悲喜,读来既真实,又有鲜活的画面感。大量新奇而又贴切的比喻,展现了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感与强大的联想表达能力。

我想,作者一定一定读过很多很多的书。这点在故事的后记里得到了印证,几十本,作者说这只是一部分,我能大概想象得到这个“部分”所在的整体有多么庞大。

对此的另外一个证据就是这个故事本身情节结构的复杂与阵容强大。就像一棵大树,没有粗壮的树干与丰沛的根系,哪里能生长出茂盛的枝叶足以遮天蔽日呢?而对一部好看的长篇小说而言,作者自身的阅历就是可供其依赖和汲取营养的根基,而所谓的“阅”,既包括阅人,阅世,当然也包括阅读。

所谓“厚积薄发”,应该就是与此类似吧。只不过这个“厚”,很可能如海面下的冰山那般庞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承认,过去我把这个“厚”理解得过小,也过于浅薄了。这也导致了我的阅读走走停停没有长期坚持,而停顿的日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怀疑与疑惑,对于坚持阅读的效用的怀疑,对于效果甚微的疑惑。

徘徊必然会导致蹉跎。如今看来,还是我看得不够远,不够深切啊!

以今日之悟为始,殊未晚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