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召开七月总结会,各部门员工和主管分别就分管的月度工作,进行复盘,找出存在的问题,有效落地整改。
复盘,是一种职场高效工作法。
你可以通过它,对结果进行核对,并不断回顾、反思、研究自己的行为,从中找出规律,指导自己每天进步。
这里分享有效复盘的3个步骤:
1、记录分析
想让自己有进步,首先要培养“复盘”思维:刻意观察自己,希望每天都有进步,不断寻找能够优化、改进的地方。
记录是实施复盘的第一步,可分为进程中记录和进程后记录。
1-1、进程中记录
是指在日常工作、项目进展中,随时随地将遇到的问题、想到的灵感、聊天记录等记下来,记录工具可以选择手机自带的笔记本或者是笔记APP,可以云同步,多终端使用的最好。
记录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每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工作过程中,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或者待办事项;
3)想法是怎么来的,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以运营部的工作为例。每天早上到公司开始工作时,记录下开始上线产品的时间是九点,完成时间是11点半。PS修图过程中,想起来几个主图选题,于是快速记录在本子上。
下午2点,提交运营主管审核,希望多一些产品细节的刻画处理,于是记录下来,思考产品项目如何改进。以此类推,记录每时每刻的工作内容。
1-2、进程后记录
当项目告一段落,或者每天、每周定期,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进行检视,进行复盘。
提供一个简单好用的复盘方法:KPT复盘。
其中K是指Keep,意思是有哪些方法后面需要继续保持;
P指的是Problem,意思是在这次项目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T指的是Test,意思是有什么想法可以进行测试,尝试改进?
2、优化迭代
记录和分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将分析出来的解决方案,迭代在下一次或者第二天的工作中。
举个例子。
小波在一家联合办公空间做运营。空间有很多高校合作伙伴,每个月都有老师带着大学生到空间参观学习。第一次接待讲解,小波带着学生在空间内边走边讲,但是学生太多,对开放区的入驻企业影响很大。
于是小波运用KPT复盘法进行复盘:
Keep:接待中的讲解环节是需要保持的;
Problem:工作过程中,遇到讲解声音大,以及学生说话、拍照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办公;
Test:改进方式,讲解环节可以安排在会议室,并且强调学生可以自由参观,但要保持安静,拍照留念则统一安排在楼下。
运用改进后的方案,既可以为合作的高校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创新服务,也可以保障空间内企业职员的正常办公。
可以看出,只有将Test中的方案落地,才能实现迭代工作。
改进后的工作方法,可以做成标准工作流程或者检查清单,方便下次工作使用。
3、总结升华
将工作过程中的思考,不断落地为具体方案,再总结成一个个模型,运用成套的模型指导日后类似的工作,就实现了个人思维和工作技能上的升华。
总结工作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回顾整理一次。
比如运营编辑可以依据工作内容,将个人的工作模块化为:素材整理方法、产品库的建立、每日作图标准流程等,个人模块越多,工作进步越快。
以上,就是做好工作复盘的3个步骤:
1、记录分析;
2、优化迭代;
3、总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