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现,简文阅读量上来了。
最近发的几篇,阅读量都达到了一千多,甚至有达到两千多的。这与之前一段时间内,几十上百的阅读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我并不知道这是真阅读量还是假阅读量,也并不关心这事儿。
阅读量提高,并不是因为简文写得更好了。简文一直以来都是胡扯风格,从来没有正经过。这说明,是系统给流量了。系统给流量,我就有阅读量。不给,我就没有。这是事实。所以,阅读量并不能说明什么。它什么也不是。
前两天,我手持公司授权,去到某市某局代公司签了一份协议和承诺。这事儿特别新鲜,并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所以想说两句。
那是一份名为“化斋”(音)的协议。具体内容就是某局差欠我公司42元的咨询服务费,现经双方“协商”,同意将差欠额从42元变成了25元,即打六折。达成协议后,某局会在近期向我公司支付25元,双方从此清账,互不差欠。
站在公司的立场,能收25元也不错了。因为能收多少自己是没法掌控的。给就有,不给就没有,就像这简文的流量。
临走,某局的工作人员加了我的微信,让我回到公司就把电子发票开过来。没有发票是付不了的。
回到公司,我就去财务让同事开发票。结果,同事告诉我,公司发票系统目前已被睡局的什么预警系统锁定,开不了了。我问,什么时候能解除锁定,说不知道。
昨天早上,某局工作人员在微信上问我,为什么还没开来发票?没有发票这次就付不了了,以后也没钱付了。这语气,既像威胁,又像恐吓。我只好如实告诉了对方,并说我也很无奈。
“化斋”(音)这种事情他们都干得出来,直接选择不付当然也是有可能的。
大假临近,有好几个项目都等着开票收款。偏偏在这时候,睡局的同志说预警系统触发了。这系统也很会挑时机的!
收款本就是件难事儿。还要被“化斋”(音)。如今再被睡局为难一下,更难办了。现金流可是企业的命脉。现在命脉被人拿捏住了,很难搞。公司财务的同事早已焦头烂额。
昨天下午,财务室有人来到了我办公桌前,拉开抽屉偷偷拿走了几个空信封。这些信封本是属于我的个人财产。她们也没说是拿去干啥的,也没问我是否同意给。我也不便追问。
我只是想,既然都用上信封了,这事儿应该能很快得到解决了吧。
今天下午,我见财务室仍是一片忙碌,也不好再去催促。从气氛看,事情应该还没有解决。我可能高估了信封的作用。
预警要不要解除,也像简书给不给流量样的。它想限制你,你就没有流量。它如果解除你的限制,你就有了阅读量。
空气中,充满了浓厚的无力感。就像在日出之前,笼罩山河的密雾。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