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上车,司长问“当年送你家大学生去上学,有没有哭?”
“咋了?你哭了?”
“没…有,就是,我老婆和我妈,硬气的跟儿子说了声走了,哪晓得,到车里,俩人哭得稀里哗啦…”
“哦,所以,你以己推人,认为我也哭了?”
“不是,就是问问,是不是大部分家长都哭…”
“难道是新娘子上轿,非得哭一下?!怎么可能呐,反正,我应该没哭…”
好吧,我已经忘了两年前送室友的那天离别之时。
于是翻看了一下相关日记或者朋友圈,真没啥内容,那天,太累了,就留下两张图,两句“进进出出,进进出出”,可见,我累得啥也不想说,还有功夫哭?
好像当天没走,在虾米那儿住了一下,当然,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在我身边睡了二十年,怕她失眠,怕她起不来,怕她夜里踢被子,怕她被空调冻着,怕她夜里上厕所不会爬床……总之,担心多过伤心。
自然,我跟室友的对话框,有许多哭泣表情包,大部分就是我一转身她就发……
卫星离别之时的毛毛雨,两年后,还会不会?肯定不会的啦!
记得春节返校,我都羡慕的说是送她回了“养老院”,课业如此的不重,生活如此的放松,身边学风如此的不卷,怎么可能苦到哭呐(真想插入捂脸笑的表情包)。
司长家夫人、老娘哭,是跟我这心硬的娘不是一个频道的,无法体会。可能她们是看了生活条件……唉,再差,比起去了戈壁滩的科学家,他们家这位“准科学家”,才哪儿到哪儿啊!觉悟,要高一点嘛!都已经贡献给gj了,哭啥哭?哈哈哈!
习得,这个词那天室友提了一下,今天听课件,我好不容易想起来。
她说冷漠习得的谁呐?
对,习得的不会流眼泪的娘的呗。我又不是杀手,不太冷,只是理性,15岁出去上学时离别,我就没哭过,我爸反而走了之后哭了(据说他当时的评语:这个丫头心硬得很)
那我又习得的谁呐?习的爷爷的呗,没苦硬吃型的一代,抠抠搜搜的一代,以虐待自己为美德的一代……这些,都是有影子的,直接承袭到位。
但是如今却不敢继续做。
我给司长讲那天刷到视频,一对开直播吐槽的70后夫妻,在数落00后孩子,没有感恩的心、没有上进的心,那还托举她干嘛?……
如果按照爷爷那代的思路,大概父母要反思,自己怎么教育的呐?
但是现在不行了,那时候的70.80后,会自己要求上进,会不介意永远有个“别人家”孩子做参照物鞭策自己,三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目标都一致:脱离土地,做人上人。
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没有环境让你pua“得努力才有出路”;没有环境让你道德绑架什么“养儿防老”,也没有环境让你相信顶着“成龙成凤的家长”头衔,就一定比对门儿她们家子女在楼下便利店打工的家长幸福。
哭啥呀,幸福还是得自己创造。一代人的养育任务,大概也就二十年,即便是我爷爷育苗似的带我,也就二十年。
后面的路,哭也好,笑也好,你能怎么着?天下掉下来的,接着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