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有信心承认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要有信心展示自己的每一次进步。
最近,各地学子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考上心仪的大学,总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特别是对家庭条件不太好或一般般的学生来说,这一纸通知也许意味着人生第一个跃迁的机会。
因此,当朋友圈开始被《感谢贫穷》刷屏时,很多人都被寒门女孩高分考入北大的事迹感动了。
然而,感动过后,大家又开始纷纷议论:即便进入名校,贫困烙印也难以抹去;考上一所好大学,并不意味着自己就能有一个好发展;找工作要靠关系,机会面前并不是人人平等……
我们部分认同这个现实,原因倒不是普通出身的学子一定找不到好的工作,经济上一定不能提高。对他们来说,真正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摆脱普通的家庭出身对自己情商及沟通上的局限?
举个例子,普通家庭的孩子,一般比较内向。此前,《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考上了清华的小A,课上听不懂,却从来不敢向老师提问;对考试成绩有疑问,也不敢去找老师澄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庭背景不错的孩子,听不懂就问老师,觉得分数有问题,就去找老师交流。小A吃惊地说:“我就只是觉得自己底子差,跟不上,问题在我自己,不敢去向老师请教,不敢质疑老师。”
这两个“不敢”反映出来的内在问题,太严重了。你可以想象,当小A忐忑地踏入职场,碰到难题时,他有能力向同事或朋友开口寻求帮助吗?当与领导或同事产生争执时,他能有勇气、有技巧地与他们对质吗?
当然不敢。因为小A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没人会引导他学习情商与沟通,这就导致了他没勇气也没能力合适地开口。
你可以想象,仅这一点,就会让小A的职场之路比别人遇到更多的阻碍,也让他摆脱贫穷烙印的过程更加困难。甚至交友、恋爱都受到“牵连”。
那么,贫穷的烙印就真的去除不了吗?
当然不是。只是,我们要认得清现实,更要在这样的现实中,找到实现突破的路径。
先来看两个真实的故事。
同济硕士回村啃老,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连工作都找不到?
我们有位江苏的朋友,他老家村里有位叫小D的男孩。小D家算不上穷,过得就是普通日子。父母务农,没什么文化,对他的教育基本是放养状态,但小D从小在学习上就很让人省心。
“小D多懂事啊!成绩又好,人又文静。”村里人碰到小D的父母,总会这么夸他。
小D听到后,自然也很开心,还有小小的骄傲。他成绩的确很好,高考顺利考入同济,后来又读了研究生。
外人看来,小D很有出息,作为村里第一个考上知名大学的大学生,毕业肯定要留在大城市发展,未来前途无量。父母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儿子以后肯定是“吃笔头饭,过好日子的”。
然而,小D自己却很焦虑。因为硕士毕业的他却找不到好工作——他学的专业很冷门,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自己。
自卑、不会沟通、极度敏感,考虑问题总会先想“这事会不会丢人”,这些心理、情商、沟通等问题掺杂在一起,困扰着小D。
身在上海,花花世界,即便是在学校里,身边同学穿的用的,都比小D强。而在聊天时,因为小D从小长在农村,只知道闷头读书,看的还都是课本,更没出去旅游过,视野和认知的差距,让他和同学全没有共同话题。
这些,都累积成一种叫“自卑”的东西,它让小D在与人交流、沟通时,越发不自然。
不敢找女朋友,也不敢去社团,更不敢找师兄联系实习……伴随着这些“不敢”,小时候人见人夸的小D,上大学这几年,居然变得处处有一种“局促感”,与人交流时,经常有一种被扇了巴掌般的火热、刺痛。
更让小D焦虑(甚至抑郁)的是,他不知道从哪里去学、去弥补。找不到合适的书和课,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或前辈帮他指点迷津。
在需要的时候得不到有用的帮助,一定是件憾事。
眼看大学毕业,小D却找不到“好工作”,但又不甘心回老家,所以就拼命复习考研,考上了一个冷门专业。
可当他研究生毕业时,还是找不到“好工作”。为了在上海过下去,他短暂“委身”于一家小公司,可因为最要命的沟通问题,他和同事、老板的关系一直处不好,最后只好辞职。
就这样换了三四家公司,小D一直没找到心目中的好工作,所以也支付不起在上海的生活,他只能选择回家。可家乡这种小地方,根本没有他这样冷门专业高材生的用武之地。
我们的朋友说:“现在小D每天都呆在老家的房间里,完全不出门,饭食也要父母搬进去,可能是觉得读了那么多书却找不到工作挺丢人的吧。我每次跟他聊天,他就一直在抱怨自己出身不好,运气不好,都怪爸妈。我们一起长大的几个哥们,都挺烦他这样的,慢慢也都疏远了。”
今年是2018年,距离小D风光地考上同济的那个夏天,已过去了10年。贫穷的烙印,对小D来说,可能永远也褪不去了。
也许小D的故事有些极端了,但它却真实地发生着。
同样贫穷自卑,为什么94年的他能逆转,实现专业与财富跃级?
我们的另一位94年的朋友Z,出生在封闭的内地小城,虽然很小很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错,但爸妈性格刚烈耿直,不善与人协作,导致经营困难。因此,自他记事起,家里就“越来越穷”。
“我出来上大学时,家里实在没钱了。父母生病,哥哥只知道打游戏、混日子。小姨借给我1万块钱,但我花了8000,报了一个写作班,加上路费,身边就只有几百块钱了。”第一次听到他的故事时,我们惊呆了。
那时是个冬夜,我们与Z在美国大使馆附近一家咖啡厅见面。眼前的少年脸上有稚气,但却有着同年人没有的淡定与成熟。衣服、文具,干干净净。
“学了之后,我就找了份实习,专门做内容营销,后来上了道,从一篇微信可以带货30万,到后来的50万,再到140万。”Z低声说着他的事。
“看起来你发展得很不错啊,你怎么想学情商与沟通呢?”我们问道。
“老师,我这两年发现,很多能力都非常专业,想要快速学,与其自己瞎摸索,不如找专业的人来教,这样比较高效。我在这方面不行,那就找行的人教我。” Z诚恳但不卑不亢地说道。
他这样的观点,结合他的成长背景与年纪,让我们非常敬佩。
回到他碰到的问题:原来,Z写东西的能力被老板肯定后,老板让他管理公司的内容营销团队。这个团队的同事都比他大,自然不太服气让一个90后小孩来管理。
这当然只是客观的挑战,更主要的问题,是他之前一直和“事儿”打交道,而不用与现实中的“人”交流。加上家里背景“拿不出手”,他越来越内向,不会与人交流。
比如,在与团队交流微信写作时,他提的意见虽然是对的,但极为直接、苛刻。而当同事与他争论时,他又完全不知道该怎样去“迂回地应对”,导致和同事的关系不那么融洽,队伍也带不好。
那天晚上,我们告诉他,沟通能力与是否内向没有太大关系。本质上,他的难处不是如何管好团队,而是要与他们建立信任。
我们围绕着信任度公式:信任= (专业+靠谱+亲密)/自我,帮他拆解了真正高情商的人,如何科学地处理微妙、纷繁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与他交流了内向人如何利用“高情商金字塔模型”,在工作中学会“能说会干善思考”。
后来,我们又见了很多次。有与他单约的,有去他公司讲课的。期间,他也经历了辞职、换城市、毕业一年就在老家买房等探索。
再见他时,他从广州来北京讲课。我们去蹭他的课。看台上的他,依旧内向,但分享的内容却相当专业。
期间,Z还展示了我们当年教给他的公式(公式并非我们原创,只是分享),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
“这个公式,当年是我向一对行家老师花了1600块钱买的,但它给我的价值,却大于1600万。”
这让坐在台下、当他学生的我们非常欣慰。
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当一位学员提出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时,他这样回答道:
“对不起,我是一个慢思考的人,我现在没办法很好地回答你的问题。你让我课下想想。”
然后,继续声音不大地讲他的课。自信、自如,已成他的本能反应。
从毕业到“三十而立”:突破自己情商与沟通局限的时间并不多
回到《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文章,里面有几段话,让同样也从普通家庭中走出来的我们,感慨万千:
“家境较好家庭的父母,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帮助孩子从小形成一种工作规范和职业素养,让他们认识职场和社会,获得必要的社会化训练。”
而与之相反的是,与小D、Z、我们夫妻俩等很多家庭普通、贫困的孩子,“他们的一路成长,都在感受与同龄人的巨大差距中度过。对现实的无奈和无法抹去的自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这些都是事实,但对任何一位当事人来说,无论是自卑、不会说话,还是对人情不敏感、不会办事,它们都只是过去,它们都是可以被更改的。
只是,人生终究有“命运”的成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情况毕竟少见。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受投资人、作家吴军老师启发。
简单说来,“命”是注定的,我们的出身、我们所处的时代都无法改变;“运”只是一时的,好运不可能永远持续,坏运也不是完全不能改。这里的关键是,能不能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出身以及缺陷,但同时,也能自信地去改写现实中真能提高的部分。
情商、沟通、思考、做事,这些东西,都无法改写你的“命”,但如果可以做好,却可以慢慢地让你降低贫穷烙印带来的痕迹,工作做得更好,钱赚得更多,朋友交得更有质量——最终,也许“运气”也更好些。
对比小D与Z的经历,你就能发现这两者的区别。一个花了10年,没走出来,一个才花了一两年,就已突破。背后的差别,一是对待“命运”的态度,二是对待“学习”的态度。突破了情商与沟通局限,不仅在时间维度上,可以实现更长远、顺心的发展;在人际关系的维度上,也可以从贫穷的网络中跃迁,编织出更富有和有影响力的人际网络。
而对我们来说,特别是对皮皮仲这样一位也从农村出来、有着与小D和Z相似的经历,却最终在专业与收入上立足,与北京姑娘结婚、靠小夫妻俩自己买房,又一起开发高情商学习体系、做公司的亲历者来说,可能感受更深。
文中提到的信任度公式,在《高情商沟通:赢得信任、改变人生的说话技巧》中也有讲解。
最后,如果有机会见到《感谢贫穷》的作者,我们也很想说一句:加油!相比其他普通人,你已经有了不普通的起点。
我们都曾普通,我们一起挺你。
参考文章及书籍:
《寒门学子进得了名校,抹不去贫困烙印?》,中国青年报,2017年2月
《见识: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吴军著,中信出版社
《高情商沟通:赢得信任、改变人生的说话技巧》,文娅、仲佳伟著,中信出版社
《The Trusted Advisor》, David H. Master,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