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定律 让它(反应)简便易行。坏习惯反之
一,承诺机制
雨果为了克服他的拖延症,他让助手把所有的衣服都锁在一个大箱子里,只留了一条大披肩。因为没有适合外出的衣服,他就一直呆在书房里进行写作,最后《巴黎圣母院》提前出版了。
这就是行为转变第三定律的反向做法:让它难以施行。
雨果的这种做法叫做承诺机制。它提前做了预防,在未来受到诱惑时无法行动。
比如作者为了防止自己摄取过多卡路里,每次都让服务员在上菜之前把菜分成两份,一份打包拿走。如果不这样做,那在就餐的时候,虽然他会告诫自己只吃一半,但是依然会有可能吃多。
二,只需一次就会有效的行动
帕特森开了一家商店,但是他发现他的员工有偷窃行为。因为那时候没有摄像头,没有交易跟踪记录软件,所有的收据都放在敞开的抽屉里。
后来收银机被发明出来,帕特森买了两台收银机,然后偷窃现象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破除坏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难以实施。收银机并没有改变员工,它只是让员工的偷窃行为不再顺手。员工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正确的行为方式。
有些行动,比如安装收银机,只需一次行动,就能锁定好习惯。
作者给出了几个一次性行动,这些行动只需要做一次,一年之后,生活就会有很大改观。
比如:购买饮用水过滤器、用小盘子吃饭、挂上深色窗帘儿、关闭消息提醒、加入自动储蓄计划,等等。
三,技术可以让复杂行为变得更简单易行。
例如:可以通过自动扣薪进行理财、网站拦截器可以阻止我们浏览社交媒体、等等
当然技术也会有不利的一面,我们本想只看几分钟抖音,不知不觉可能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作者的办法是:让助手每周都重置自己的社交帐号密码。
因为不知道密码无法登录社交帐号。但是作者发现自己很快就适应了。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必要时常去查看社交媒体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