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再次翻开了书柜里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曾很困惑爱与孤独,当很多人问我,“你不孤独吗”的时候, 我却很是自在,但成为焦点的时候,却感到无际孤独和无法承担的责任。
其实如书中所说爱和孤独本是一体的两面,这本是二元的世界,没有苦就没法体验糖的甜,没有爱就不会有当下的孤独感。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 海灵格
做一个受苦加抱怨的受害者会比较容易,毕竟别人的原因更能找到认同感,但同时也要承担自己无能的挫败感。
男人的的不良情绪----自卑。毕竟男人因为在社会中的责任,对自我、个体内在的探究相对较弱。当男性整体因自卑缺乏责任感的时候,加剧了社会的恶性循环。所有特别推荐那些没有条件自卑的男性们听听这本书。男人的自我成长,在家庭、事业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女人的不良情绪----缺爱。女人是感情动物,对爱的需求比男人大很多,不论是对父母、对另一半、对孩子、对闺蜜。
这几年的读书和自我调整,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执着于让别人用我喜欢的方式爱我。曾经历过用书里学到的东西教别人,现在更关注于书里的东西有多少内化成自己。不再执着于找一个适合我的人,而且关注适应并享受我的每段关系,不论是同父母的、同朋友的、同兄弟姐妹的,同男朋友的。我相信当我能同自己和谐相处的话,在亲密关系中就不会成为彼此的负重,而是加分,这是一段要走的路,不为做不到自责,不为做到求存在感。关注自己的感受并能接受它,而不是只顾着自己受伤的感受,让自己活得柔和些、并与人为善。一个越爱自己的人,越容易同其他人相处,这点在很多人身上看到。
今天早上上班的路上听了新书《生活的哲学》同样也说明了回归自我的探索意义,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饶。同中国文化“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异曲同工。
经常吵架的父母一定有一个爱去调停孩子,父母的依赖感一定依赖于已存在着有愧疚感的孩子,麻木的老公一个有一个爱抱怨的妻子,强势的女人身边一定有一个不该自卑的男人,没自我的孩子一定有个控制欲很强的父母。
如我每次新书推荐的时候都会写一段说给我自己的话,“读书让我在各种潮流中保持独立思考,我可以选择附和,也可以选择反对,不同在于思考以后的原则与判断”。现在的我渐渐接受自己暂时的做不到,面对创伤,并坦然接受。
现实中,做一个责任者比做一个受害者难得多,但逃避带来的复利损失更大。同另一半离婚,自己不调整,下一个人还是有可以能在同样的地方弄疼你;在这个单位离职,下个单位同样有自己不喜欢的极品同事和老板;这个项目做不下去,另一个项目同样面临的大环境不景气。
孩子是很多家庭天使,因为不能逃了,必须得做调整。逃了孩子小时候责任,一定要面对孩子长大后的叛逆;控制住了大学前的听话,就要面对毕业后的啃老; 规避了之前的所有成长,就要踏踏实实面对年老后终将遇见的孤独。
如王阳明所说,“去一点私意”,让自己活得自在吧,无论爱与孤独都是一份生命的体验。不只是工作是沉浸式的,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
你是观光你的人生,评点别人的是是非非,还是沉浸其中能,让自己随心自在??
推荐这本《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