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诠(一)论十干十二支读后记

本节主要从阴阳、五行的角度讲了天干和地支。开篇一句,天地之间,一气而已。这句话特别关键。气是无形的,让人觉得抽象、摸不着。但是想想与气有关的词语,就会发现中国哲学、文学、自然是无处气不在。气象、气场、气质、气数、气概、气魄、气节、气氛、正气、名气、生气、赌气等等,完全可以写一篇论气的学术文章,梳理为什么气影响文化和人的行为表达如此之深。可能因为确实天地间无形之气,这股能量影响了所有人。

阴阳五行很多人都知道,但从阴阳中悟出辩证,五行中感受到流变的人可能不多。我的理解是:辩证不只是嘴上说的辩证法,是一物一太极,一物一阴阳,阴阳中还有阴阳。即使最小的物质,也一定有它的对立面。此处书说:“盖有阴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阴阳。”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看出流变,不只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是时间、空间的流变。从天干角度上说,十天干的五行是气,书中举了甲乙木的例子,同是木,差别很大。甲者,乙之气。因为在天成象。乙者,甲之质。因为在地成形。“在天为生气,流行于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承兹生气者,乙也。”我的理解,就是朱自清的《春》那句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东风是天的生气,树开始发芽,是地的成形。以此木火土金水,而四时之景不同。

特别强调书里这句:“天干者,五行在天的流行之气。地支者,四时流行之序也。”天干是气的变化,我曾经问过一个易学朋友,躁土到底生金吗?易学界说法不一。在此引出来,供参考。我说,火炎土燥的大地,万物都不生,怎么能生金呢。他的观点是是土就生金,不能把土理解成物质,而要理解成气。就是天地间这种无形而能量巨大的气。(对错大家自己评判,我也不知)。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乙同为天气,甲阳乙阴,但在和地支寅(阳)卯(阴)的比较中,甲乙为阳,寅卯为阴。这就是阴阳的变化。就是时间和位置带来的事物变化。比如一个男人,在家相较于老婆,肯定是阳。在单位,拿领导当参照物的话,他就是阴。阴阳不同了,时位不同了,他的表现、态度、做事方式能一样吗?这就是变化。

甲乙要注意的,是甲的天地间最强的动能、生气。所以甲为阳和初转,其势方张。按照万物类象,方张的事物都可以归到甲里面,这就是易理。乙为和煦生气,见于卉木之萌芽。乙的柔和弯绕之性,可与此处揣摩。所以奇门遁甲中,乙木代表女人、妻子。

本节最后,偏重论述这句“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五阳干性刚,在天干本具有极强的动能。所以即便在八字中弱,也难从其他五行。比如庚金,宁折不弯。君子之性。但如果大运流年无生扶又不从,遭逢坎坷较多,而难得善果。经常看到这句为就提醒自己,刚者易摧折。反而洞察潮流之势,才好在其中沉浮。用个不完全妥帖的类比,大厦将倾,一木难支的那一木,常常是五阳干之人。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逆潮流而不肯放弃的,可能也是五阳干为日主而身弱无法担住的人。

五阴从势无情义,可不是指从了其他五行的都是无情无义的小人。这里只是说,会违背自己的先天本性从了其他。从的完全,也有大贵之人。但是就是因为忽而从忽而不从,其性很容易改变,也往往起落不定,心性复杂。

第一节大概就说这些。我忽然感觉到古人说的格物致知,格物首先是观地之形,就像王阳明的格竹子,最后以悟在天成的象,不知道王阳明龙场悟道,究竟悟出了什么?

希望这个系列我能坚持下去,把《子平真诠》的每一节都写一遍自己的心得,也供同好们交流。但是我那么懒,实在不敢在此说一定,大家多多鼓励鼓励我哦!点赞也是爱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四柱特训班讲义》一书,是笔者根据2003年春举办的四柱特训班讲课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它是以《四柱详真》...
    小狐狸娃娃阅读 14,318评论 1 29
  • 一番呕吐,让我清醒了过来,浑身密布酒臭的我,浑噩的现在街头,看着来往的车辆,沐浴微黄的灯光,慢慢的吸了一口烟,我记...
    橘子味儿的小猫阅读 1,001评论 0 0
  • 晚上被自己闹腾了一阵子,明白一些事,你看到的别人是一面的,别人看到的你也是一面的,你不能任由着自己的性子。别人对你...
    箱猫日和阅读 1,462评论 0 0
  • “金墨,我终于来了!”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一个土里土气戴着眼镜的女孩背着挎包拖着行李箱出现在金墨贵族大学学院门...
    慕容馨语133阅读 1,300评论 0 1
  • 天,没有边没有界。心,是花园也是荒野。光阴,在花绽放开中消亡,歌舞,却永不停下。——摄影师小风 我们有多久没有和自...
    空舞在路上阅读 3,99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