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13:提升沟通能力之前,请先优化你自己“听”的能力

文/余小鱼

——小鱼精读手记《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一、有人教过你“听”吗?

你听我说!

你好好听我说好不好!

我说的话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啊?

以上这些对话是不是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这恐怕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就“听”这个重要技巧所得到的学习成果 。

在学校里,从开学第一天到毕业的最后一天,老师会教你写字,也会叫你读和说,让你的读和说至少达到一个基本的程度。但是你读和说之后还学到什么?这也许是你就读的学校而定,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最后只能各凭本事,也许技巧会增进一点,但多半也是运气使然。

至于听,我们似乎都认为只要没有听力障碍,我们从出生起自然而然就知道怎么听,因此不需要有人教。但是你只要花几分钟想一想,恐怕就会想起不少这样的经验:对方表面上在听你说话,心里其实却在想别的事情,或是在想自己呆会儿要说什么。

因此,“听”这个能力受到严重的忽视,有时甚至被视为一种被动的技巧,没什么改变或改善的余地。然而,“听”对于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因为沟通的关键往往是接收者、听者,而非说话者。

除非你听到该信息并理解了,才算是“沟通”,否则就只是噪音。

二、为什么要增进听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倾听的能力,学生需要懂得倾听才能获得知识,完成学业;主管需要懂得倾听,才能掌握动态,做出明智的决定,保持员工的士气;销售人员要懂得倾听顾客说的话;父母要懂得倾听孩子说的话。

在许多专业领域,如精神医学,教育、顾问、人事等,有效的倾听甚至是必要的技巧。医学教育近年来也越来越注重倾听技巧的训练,毕竟医师如何下诊断,主要的信息来源就是病人的叙述。但这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只听不说,如同一位作家所说的:

因为无话可说而倾听的人,无法鼓舞人心。唯一有用的倾听,是时而吸收说者的想法,时而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倾听。

好的倾听者会有四大收获:

·获得信息

·理解对方

·对方也会专心听你说话

·促成和地方的合作。

你是好的倾听者吗?

三、增进倾听技巧的10个方法

要做到良好的倾听,最简单的做法也许就是“专心”,你可能会说:“说的简单,要怎么个专心法啊?”下面几个做法都有助于专心。

1.准备好去“听”

·“听”不是一种被动的技巧,而是需要积极付出努力。沟通是双向的过程,所以我们跟说者一样负有责任。我们应该多思考对方要说什么,少想着自己要说什么。

·“准备好”,也意味着建立正确的态度,愿意去维持注意力,增加警觉性和理解力,并且拥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也就是说开会前、面谈前或上课前要做些预习,让自己有个基础和头绪。

2.感兴趣

·“如果他没办法把内容讲得有趣一点,也不能怪我听不进去!”这是我们在上课或演讲后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是记得,听者负有一半的责任

·找出信息中与你的个人、工作或兴趣有关的地方。任何信息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对你有意义。自问:“哪些内容对我有用?我可以如何利用我自己向他人学到的东西来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士气、更有效率?”

·此外,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没有人喜欢对着“一堵墙”说话,把自己放在说者的处境,想想你会有什么感觉。

3.心胸开阔

·心胸开阔的意思就是知道自己有哪些偏见,否则你可能就会把“不合意”的信息排斥掉。不要因为与你的信念、态度,理念和价值相抵触的信息而感到被威胁或侮辱,也不要立刻被排斥。

·心胸开阔,也意味着不去在意说话者的外表和表达方式。不要因为不喜欢对方的外表,就一并排斥对方的想法。

·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哪些成见,就更容易控制这些成见带来的影响。

·不要根据对方的人格、传达的信息和你自己的反应过早下结论。你可能会看错,而且如果太早下结论,可能会因此错过听到真相的机会。简言之,不要急着下结论。

4.听出重点

·不好的听者通常只会听事件的部分。学着去区分事实与原则、理念与例子、证据与理由。

·听出重点的能力,取决于辨认信息结构、过渡语言与重复部分的能力。重点可能出现在开头、中间或结尾,所以你时时都要机警留意。

·如果说话者给出概况或总结,这部分就特别值得专心听。

5.批判性倾听

·对说话者提出的假设与理由,带着中立而批判的态度,仔细衡量各种证据的价值与主题背后的逻辑基础。

6.避免分心

·换句话说就是“专心”,人的注意力是会不断变动起伏的,从经验你大概也知道,要分心有多容易。当然,要维持听众的注意力,说话者负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如果听者不愿意专心听,世界上最好的演说家也没办法让他们听进去。

·大多数人的专心曲线都是一开始高,然后随着谈话内容的进展逐渐下降,到了结尾又升高,因此你在中间的部分要特别专心。

·不要分心去注意说话者的服装、外貌、用词、表达方式及各种视觉、口语、书面辅助工具,更不要让其他听众分散你的注意力,也许别人不是好听者,但是你可以证明你是好听者。

7.做笔记

如果所说的内容对你很重要,最好把重点和特别的例子简单地你记下来,否则事后你可能就忘了。不过,做笔记也可能会让你分心,所以这方面可以弹性一点。不妨先专心听完,之后再做笔记。

8.协助说话者

·之前已经说过,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对说话者就是一种帮助。不过在对话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鼓励说话者。

·这些所谓的“听者的反应”是非常简短的回答或动作。让说话者感觉到你的确在专心听,而且对此话题有兴趣,希望他继续说下去。这些反应通常在说话者停顿时出现,但是都安静而简短,以避免打断说话者的思路。

比如:轻轻点头,然后等候;专心看着说话者;说“了解”“嗯”“真的?”等;重复地方刚说过的最后几个字(但要小心,如果太频繁,会惹人厌);表示你理解对方的意思了(例如,所以你觉得……)

·你想到了几个?这些“听者的反应”价值就在于给予说话者反馈,让他知道你依旧在听,而且想继续听下去。

·最后三项在讲电话时特别重要,尤其是在讲手机时,这样对方才知道你还在!

9.回应

·也就是上述“听者的反应”最后一点。这个做法非常有价值,因此在这里特别说明。

·这样响应能够让说话者感受到你真的在听他说话。此外,你也可以借此确定自己真的听懂对方的意思了。

·我们大多数人在听的时候,往往花太多心思思考自己待会儿该怎么回答或反驳,反而无法真正专心倾听。一位心理学家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就此发明了一个游戏。在这个讨论游戏中,每个人在发表意见之前,都要先总结上一个人的说法,而且有说得让上一个人感到满意。

·自己玩玩这个游戏,看看在听别人说话时,你是不是很难克制自己不去准备答案,结果导致别人说的话一大部分都没听进去。

10.不插话

当个好听者最难的部分,恐怕就是克制自己不插嘴。如果对方停顿了,并不表示他已经说完了,所以要有耐心一点。


我是余小鱼,认真生活的小女子一枚,行走于家庭与职场,写写书评,讲讲故事,聊聊人生,再谈谈一路走来的心情,前路漫漫,但求落幕无悔。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运动员的荣耀便是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倾听国歌,老师的荣耀,则是桃李芬芳遍天下,军人的荣耀,则是让民族有了不弯曲的脊梁...
    我是牙医阅读 566评论 4 3
  • 集合框架是为表示和操作集合而规定的一种统一的标准的体系结构。 任何集合框架都包含三大块内容:对外的接口、接口的实现...
    Jason_M_Ho阅读 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