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2020年11月,与共读的小伙伴们一起拿下了李雪所著的《有限责任家庭》。这是一本很有力度的小册子,文词犀利,内容真实得有些让人觉得生疼,如手术刀般,层层刮骨,袒露问题的本质。作者也特别真诚,特别大胆,不惜撕开自己的伤疤,让读者看见她的过往,领悟她疼后的重生。
关于这本书,想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所获。首先,是关于本书的逻辑。本书围绕母婴关系这一底层逻辑展开,好的母婴关系呈现出,孩子在婴儿期的自恋得到充分满足,真实的自体获得良好发育,即懂得遵照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绽放自我”,并练就出如何保持对内的自恋维度与对外客体关系维度的平衡能力,内外无耗损,二者相互滋养,生命彰显蓬勃的生机,而这生的本能来自于爱的灌溉;与好的母婴关系相对的是“失败的母婴关系”,即孩子在婴儿期的自恋受挫,导致脆弱的自恋。对于小婴儿来说,没有获得及时回应、看见的境地就是绝境,这使得他们需要在最初的原端悄无声息地发展出一套虚假自体来维持生存,维护关系。随着生长,如果真实自体继续被遏制,虚假自体就会不断膨胀。虚假自体在平衡脆弱的自恋与客体关系时,就会发展出两种两者此消彼长的冲突模式。其一,自身适应良好,但,带着面具,不能忠于心,活得不恣意,不精彩。其二,自我适应不良好,为了与维护客体关系,或者害怕失去某种关系而进入剧情,被剧情包裹,无法施展力量,不断内耗自身能量,拉低生本能。 如何解决“失败母婴关系”带来的种种问题,作者提出了一套修复机制,在我个人看来,这正是书名《有限责任家庭》中“有限责任”的核心出处,即要学会划分界限。 对己——如果我们没有结实的父母,我们可以做自己最好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宠爱自己,源源不断地活出自己的生命力,直接去体验我们想要体验的人生; 对孩子——我们要做结实的父母,孩子在小的时候,无论孩子呈现出什么状态、行为都不会感觉被伤害,即使父母被惹恼,只是当下的反应而已,并不会破坏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实质。孩子长大后,父母也不会因此而失去生活的重心,依然有自己精彩的人生。 对父母——我们选择尊重,如他们所是,不去较劲,不去改造,不希望把父母变成自认为“应该”的样子。允许父母有各种情绪,但不必为他们的情绪负责,让自己活出与他们不一样的人生。 对他者——不评判,不去试图改造别人,而是选择倾听和看见。 对事——不带剧情,不加戏,直接链接事物的本质,不先去追究对错,而是以做好事情为目标。这就是我们修复和守住界限需要有的知觉方向,回到当下,依照本心生活,逐渐建立起与人与物的真实链接,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一个清醒的“有限责任人”。
第二个大问题,我想跳出本书,试着去寻下成长中“痛”的缘由。首先,从宏观角度,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时代的节奏越打越快,在这样一个多重颠覆性技术与观念并发的今天,许多认知刷新的速度甚至比我们看上一眼的瞬间还快,这样一种被快生活裹挟的紧迫感,时时围绕。时代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不少,这种隐隐作痛中包涵着悖论、异化,这或许是时代的宿命,但我们可以认命,而不认输,调适好得与失的平衡。其次,从中观层面来看,传统与当下的碰撞翻转着我们的认知,而这其中也带着痛的领悟。过去对父母权威的服从是不可质疑的,这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伦理的纲常。而如今,大势推动着父母不仅要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还要主动内修,含蓄表达爱的方式在翻转同时,也是平权意识推进到社会最小细胞结构——家庭的呈现。而我们恰好位于翻转中的枢纽,这种不停翻转扭动带来的不适,恰恰是觉醒的契机。最后从微观层面,即个人的求知过程,知识的过程不是有知与无知,而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认识的过程,然而在求知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阻碍,有分不清真实与虚假的痛,不知方向的痛,然而求知的好奇心会激发我们,在饱尝痛苦后,一旦取得认知,会对知识拥有更加笃定的态度。这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洞穴观影”的比喻一般。
以上所有的痛觉,或许是一次次自我认知边界拓展的契机,不断思考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这样一个终极哲学问题。这些痛或许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预警机制,让我们时时警醒地活在当下。可见,痛具有价值,甚至是宝贵的。万般皆不易,唯人自度,我们就是自己悄无声息的摆渡人。学会对事实妥协,对挫折认栽,但痛后继续前行,聆听内心的召唤,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奇迹发生心怀感恩,如果奇迹没有出现,这很正常,这就是人生。所有熬过的坎,受过的伤,都会成为我们身上最坚硬的盔甲,越是在苦涩中,越彰显生命的硬度与光彩。愿你我大步向前,穿越风雨,洗去一身尘灰,平凡人生也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