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14年出版,前段时间却在我朋友圈火起来的书。读完确实感触颇深。也许就像马塞尔·普鲁斯特说的“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应该感谢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这3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城市小中心,但也许正是着一步步顺利的发展,让自己少经受了几分挫折,所以才会觉得现在的生活很艰辛。倘若小时候经历更多呢?每一次经历对于自己都是成长。很喜欢开头阿太说的那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昨天在朋友圈看到田田转的一篇文章,写着作者的一些故事,惊叹于她并非从小习舞,却能练自己的软开度。从一开始我就认定现在的我是无法再练习软开度,看来是我自己太过于爱惜这副皮囊。应该好好拿来使用。作者的文字很美,谈到关于爱情,她写道有人曾经说过“当我一个人熬过所有的苦,也就没有那么想和谁在一起了。”她说“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独立坚强,然后努力走到一起。当你一个人熬过所有的苦,或许不该是没有那么想和谁在一起。而应该是学会了如何去爱那个你相爱很久的人。”
今天的罗辑思维谈的是阅读小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到有时有还无。这本书上架建议是当代文学作品集。书中的故事是真是假呢?对于自己来说无关紧要,书中谈到他偏瘫的父亲,这让我想起曾经中国好舞蹈曾经那个偏瘫的女孩。依然坚持跳舞,以及跟她的舞伴完成的那段双人舞,打动人心。说到跳舞,昨天群里发起一个话题,问问大家是怎么认识东方舞的,其实一直都没有好好去思考过这个问题,2011年3月从上海回来,期待着一些自己明知希望渺茫却依然期待的事情。从小肚子上的肉肉一直是心中的一个小伤口,希望某天它可以消失不见,然后来到健身房,听说肚皮舞可以减肚子,于是坚持了下来,刚开始练习胯部灵活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练习,只要是站着就练习。后来发现跳舞的自己很美,很自信,那段时光希望与失望不断交织,梦想与现实纠缠不清。终于在9月的时候重新找到了一个方向。然后时断时续的联系,在这期间认识了几位舞友,后来成为闺蜜。2013年10月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和闺蜜一起去北京学舞,偶遇一人简短聊天让我开始思考人生,于是有了和君商学院,有了交大MBA,有了这份工作。在我看来舞蹈不是跳给别人看的,是跳给自己看的,是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要感谢Yassir老师,让问重新认识的舞蹈,让我学会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感受生活。舞蹈除了灵魂还是需要皮囊,要好好使用这副皮囊才是。与舞蹈相爱,在无助的时候,难过的时候,开心的时候,不自信的时候她都会陪伴左右。愿自己不忘初心,坚持跳舞。
皮囊——灵魂与肉体,理想与现实。我们会纠结很多东西,会无助会痛苦会开心会难过,生活不就是这样。Anyway,现在坐在阳台,沐浴着努力穿过雾霾的阳光,写下这些文字,不为别的,感恩每次读书心灵的洗礼,感恩最终能够以一颗平静的心来感受生活。
2017/2/5早晨于家中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