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阳台上有一个顶天立地的柜子,双层双开门,共四层隔断。柜子质量还行,颜色也和屋子内其他家具很配,我却一直想把它断舍离掉。
一来,家里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多,床底和衣柜就足够用了,并不需要阳台再补充更多储物空间;二来,柜子侧面正对窗户,吹进来的风总是要先打在柜子上再弹到屋里,风量受损不说,还让人觉得很不顺畅;柜子上面挡着一截晾衣杆,几乎可以算是不见天日的死角了;最重要的是,阳台本就不大,一个空柜子占了近三分之一的空间,实在是觉得很憋屈。
但这断舍离也进行得有些波折。
起初,想着收家具收柜子的地方总是可以收吧?问了几家之后发现,人家只收好的床和沙发,并不收这种组合柜。方案一卒。
后来,看到单元楼的微信群里总有人发物品转手的消息,便也兴冲冲发了一条。看到有人私聊询问柜子尺寸,便蹦蹦跳跳着去量。可惜,对方上门看了两次后,终以家里房间尺寸不合适为由,放弃了。方案二卒。
直到上个周末,我在抽屉里翻东西时看到了螺丝刀,不安分的心思又开始蠢蠢欲动。不就是个柜子嘛,组合鞋柜我都能装上,何况是拆一个柜子,不过是木板和钉子的各种组合。十字钉、一字钉、十字卡扣(不知道学名到底是什么),难不倒我的。
顺便说一句,装鞋柜时我才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种类似十字卡扣的钉。两个部件构成,一个长钉,一个圆扣。先是长钉嵌入一块木板,另一块与之垂直的木板穿过长钉后,在长钉的钉帽处木板有一个圆形的凹陷,圆扣上的十字尖对准顶帽,推进凹陷处之后,旋转半圈,木板就固定好了。拆卸时反向操作。
几对凸十字螺丝卸掉所有柜门后,我把所有十字卡扣都旋转到了朝向连接处的方向,但柜子居然纹丝不动,毫无解体的迹象。难道是哪个螺丝拧得不对?
我又检查了一圈儿,并无遗漏。
“莫非……”
我思忖了半天,上下敲敲打打,忽然拍了下脑门,费力把柜子向前挪出了一尺左右,让柜子脱离之前的束缚空间。平口螺丝刀轻轻撬了一下接缝处,只听一串声响,从上到下的横板都挣开了直立的长板,像爽脆的西瓜终于咧开了口。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小心翼翼地一块一块卸下,和先生一起搬上电梯,运到楼下,换得收旧物的老大爷一个灿烂的笑。这总算是,了了我一个心心念念快两个月的断舍离物件。
阳台终于空了。
贴墙固定好白板,花里胡哨的壁纸统统撕掉。露出墙壁原本的白色后,仿佛又大了几分。
我站在阳台,满意地伸了一个懒腰。
想想以后可以放一个小只的藤椅,坐着晒太阳,或者就这样空着,也挺好。
一阵风吹过,吹净了阳台,和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