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治疗是一种整体的以身体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整体论(有时拼写为整体主义),表明把世界视为一个完整且相互关联的整体。“整体论和完形都把整体看作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并不断发展和演变而不是静态的实体”。就象你的家人和朋友、过去和现在,有一些人会支持你,有些则不会,所有的这些都会随情境而变。因此那些来到咨询室的人们,都是不理解(认同)这个整体性背景对自身的支持前提的,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经受过的心理创伤,将他们的本我固着在了过去的某时某刻而失去了与当下环境的接触和觉察。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指作为完整有机体的人类的统一,指人和环境整体的统一。这不就是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吗?中国儒、释、道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周易·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具体描述。道家的《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也是“天人合一”。据说是文殊菩萨化身的寒山禅师有诗云:“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讲的也是天人合一。
哈哈,这位皮尔斯老先生,难道是中国人转世的么?他采用了多么具有东方智慧色彩的的辩证唯心主义理论世界观。正是基于这种世界观,“完形治疗视整个心理社会的场――包括有机体/环境――为同等重要……其基本理论不将任何相关维度排除在外。因此,在咨询中,“完形治疗师要善于发掘出来访者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恢复灵活性,提升觉察,找到最能应对他们当下的创造性调整。”这一步骤在危机干预中被运用得最多!咨询师总是设法将受到苦难或危机事件的人拉回到当下,通过重建他与当下环境的链接来达成稳定,重构他的心理平衡感,恢复一定的觉知力和行动力,然后再提醒他回忆起他生活中的成功事件或经历,帮他再次经历那个“成就心态”,恢复掌控感和力量感,从而有信心和能力应对当下与未来的生活。
“来访者本质上是面向健康的”,对!就是因为认同这个前提假设,我才走上了孜孜不倦的心理学学习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