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走在路上,听喜马拉雅里的《伍尔夫读书随笔》,晚上下班回来后,重温纸质版的《伍尔夫读书随笔》,这种感觉就像是去赴一场与老朋友之间的约会,这其中的美妙是很难道与外人说的。
伍尔夫说,我们阅读的趣味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唯有趣味才使得我们身心激动不已。哈哈,太有同感啦!看这本书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趣味相投,让我无论是在听音频还是看纸质版的书,都是让我身心激动不已!
很庆幸自己看了这本书,又找到了一位自己超爱的作家!
伍尔夫在开篇就谈到了读书,她说,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
这一段简直说到心坎里,因为有时候发布书评,很多人都要求推荐书,而我在写书单和书评的时候一般都是谈自己喜欢的书和读书时的感受,所以在开篇,我都会先申明:读书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也许我的萝卜并不是你的菜,但是没关系,只要找到你自己感兴趣的去读,那它就是你的真爱!
看书时扮演的角色
我们读书时,不应该对作者发号施令,而应该设身处地为作者设想,成为作者的合伙人和同谋,这样我们才能从隐晦曲折的字里行间,察觉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关于作者的同谋只是在看书的时候,我们要扮演这样一种角色,但是看完书之后,我们就需要进行角色的转化。伍尔夫说,看完一本书,先不要急着下定论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疑问平息之后,再对他进行评判。这意味着我们对书的态度已经改变,我们不再是作者的同伙,而是他们的审判官。
从同谋到审判官,伍尔夫将我们正在阅读的感受和阅读后的感受和应该扮演的角色,写的淋漓尽致,并且这样一种角色扮演,会让你觉得很有趣!
阅读的趣味:
关于阅读的趣味,伍尔夫说,我们不可能对书的一切完全抱有同感,不可能把自己完全淹没起来。实际上,正因为这些情感,正因为这些爱和恨,我们才能和诗人,小说家保持亲密的联系。我们的趣味,才能使我们身心激动不已。
在趣味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大胆越出谋一本书的范围,开始寻找把某些书组合成一类的特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喜欢一个读书的主题,就像把相关的书都找来阅读一番的原因吧。通过阅读同类书记,从这带来的乐趣,又是更深层次的。
伍尔夫读书笔记日记篇:
全书最爱的就是日记篇,从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憨态可掬的伍尔夫,也可以看到一个辛辣有个性的伍尔夫,还可以看到一个思考与自省的伍尔夫。
伍尔夫在她的日记中,写到的大多都是与书有关的,日记的开篇大多都是这样的:“饭后读完《唐吉可德》····”随后发表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或批评或赞扬,完全是按着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来写,她觉得唐吉可德的故事,人物虽然有血有肉,但里边的宫廷插曲却倍感无聊。
日记的最后,她写到:“天哪,我写到哪里去了,怎么会有这样怪的念头”。看到这里,真的觉得伍尔夫是一位超可爱的读者,她的情感全然宣泄在纸和笔之间,让人忍俊不禁。
她在读书的时候也时常会与自我对话。比如她说,读韦伯夫人的书使我想到,对我自己的生活该说些什么呢?今天一早头又痛了,只好读读自己1923年写的那些日记,把静默当做治头痛的良药。
伍尔夫说,自己很容易兴奋,好像总是在探寻什么,可又容易自我满足,手头正在做的事几乎都喜欢,就是情绪无法稳定。我想我是绝不会厌倦生活的,有时候虽然心灰意懒,但很快就能恢复。
这样一种对自我的坦诚,以及和自我内心的对话,引发我强烈的内心共鸣。总是会被这样平实赤城的文字所打动。这样的文字我还在徐晓的《半生为人》中看过,同样是女性作家,她们都敢于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在文字上,并且展现在读者面前。
就像伍尔夫在谈论蒙田的时候,说到的,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统统说出来,要从身边的小事着手让自己暴露无遗,确非易事。
因为人的灵魂漫无边际,变化不定,要追随它的脚步,揭示它内部的迂回曲折,这条路非常难走,比人们想象的还要难。
正因为这条路难走,而真正去追寻这条路并且能够展现在读者面前,则更为不易,但是蒙田做到了,伍尔夫做到了,徐晓业做到了。我想这也是我这么喜欢她们的缘故。
伍尔夫的日记是有温度的,而我喜欢这样一个有温度没有距离感的伍尔夫,看她的日记,这感觉就像是与她在进行一场好朋友之间的对话,哈哈,看的时候太有共鸣啦,难掩内心的兴奋,好几次,看着看着一个人在房间里哈哈大笑!
这种阅读带来的快感,太美妙了,嘿嘿,昨晚看到朋友的留言,阅读的人,欠缺一种孤独,而我想说的是,真正爱阅读喜欢并享受孤独,但是因为阅读,我们却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