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便开始当成观赏植物来进行种植。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金谷园里便种有许多海棠花。像张爱玲一样国,石崇也以海棠无香为憾事,并发出了“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的感叹。
在唐朝以前,海棠被称之为“柰”,汉朝司马相如《上林赋》“亭柰厚朴”中的“柰”,便是海棠。而在汉之前,人们所重视的是海棠的食用价值,并将其做为馈赠的礼物。据考证,《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的“木瓜”、“木桃”,其实都是海棠类植物的果实。
“海棠”一名,最早出现出唐德宗年间的《百花谱》,书中将海棠比喻为“花中神仙”。唐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更为发达,人们也有了时间、精力、金钱去赏玩奇花异草,而海棠便因其妖娆动人、色彩艳丽而得到人们的喜爱。后人还假托唐玄宗与杨贵妃故事,将醉酒的贵妃比为未睡醒的海棠,从此便有了“海棠春睡”的典故,海棠也成为了美女佳人的代称。
唐朝种植海棠最多的地方是成都,唐朝诗人贾岛的《海棠》一诗中,便用“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的诗句,来赞美成都锦江两岸海棠花开时的盛况。但也许是因为直至唐德宗年间才有“海棠”这一名称,所以,李白、杜甫等人没有写过海棠诗。唐末诗人郑谷,便因为杜甫久居成都却未写过海棠诗一事而心生疑惑,宋朝王安石、杨万里、陆游等人也曾对杜甫无海棠诗一事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蜀地多海棠,可杜甫为何不写海棠诗?这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段“悬案”。
宋代,海棠花开始走向鼎盛,被视为“百花之尊”,元、明、清时期,无论朝代如何变更,海棠仍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势头,并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咏海棠的名句多出自宋朝,苏轼、王安石、欧阳修、陆游等人都写过不少关于海棠的佳作,而其中最有名的当数苏轼的《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全诗无一字正面描写海棠的美丽,“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将诗人爱海棠成痴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陆游流传于世的诗词中,与海棠相关的诗词多达45首,他曾写道:“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恐风日损红芳。露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李清照的千古名篇《如梦令》里,将自己爱海棠、惜海棠的感情描写得活灵活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时代,海棠花开季节,赏海棠、写海棠诗也是一件极为风雅的事情。《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便写的是贾探春发起诗社,取名海棠社,贾宝玉与众姐妹们写海棠诗的故事。
人们之所以喜爱海棠,不仅因为其娇艳妩媚、花开似锦,也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海棠既代表着美丽的女子,也象征着美好的春光、万事吉祥。由于“棠”与“堂”谐音,有满堂富贵、儿孙满堂的寓意,所以,海棠又被称为“富贵树”,陆游便曾赞美海棠“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在中国园林中,海棠多与玉兰、牡丹、桂花种在一起,寓意“玉堂富贵”,而在古典园林的窗花图案里,海棠、菊花、蝴蝶三种图案相配,寓意“捷报寿满堂”,与五个柿子的图案相配,寓意“五柿同堂”。
海棠有色无香,的确有些遗憾。但世间之事,过于完美,大抵就不是真的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物主才特地留下了这个遗憾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