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节日是元宵节  元宵节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点亮心灯的一种象征和启迪,在宁夏就有“点明心灯”的习俗。

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习俗:人们在月光绒绒的院子里,在一轮明月下,将供桌上摆放无数的荞面灯——它们憨态可掬。当你拿着一盏种灯把它们一一点燃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一个睡着的生命伸着懒腰、打着哈欠醒来了。当无数盏荞面灯全部点亮时,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片灯海,这时候你的心中将会充满光明!

  元宵节里为什么要用荞麦做灯盏呢?

  这就是民间的智慧了,因为荞面有活血、降火的功能,它本身代表着一种宁静、清凉。——关于荞麦,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故事:“荞”其实是一个姑娘的名字,她是观音菩萨的一个女弟子,非常漂亮、聪明,可是她却是一个瞎子。一个大阴天的晚上,她从观音菩萨那里上完课回去的时候,观音菩萨让掌灯师父拿来一个灯笼让她打上。

  荞就说:“瞎子打灯笼有啥用啊?”

  观音菩萨说:“你是瞎子,但别人看见灯笼可以让开你呀”。

  荞觉得师父说得有道理,就打上了灯。不想路上还是跟一个和尚撞上了,她摸着撞疼的额头,有点生气地说:“难道你没有看到我手里的灯笼吗?”那个和尚说:“灯笼里的灯啊,早灭了......”就在那一刻,荞的眼前出现了一片光明,她开悟了。

  知道那个撞她的人是谁吗?她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给荞说,任何外面的光明都是不长久的,也是靠不住的,一个人得有自己的光明。——荞这才知道师父的良苦用心。为了报答师父,她发愿投身为荞麦,来到世上,做众生的明心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外在的光明都是靠不住的,只有找到自己内心的光明,他才能活在快乐和幸福之中。

  内心的光明又如何能找得到呢?

  “安详”就是人内心根本的光明。中国汉字中“监”字:如同一个人,睁大眼睛,弯着腰,看着面前的一盆清水,在监查自己。

甲古文"监"字

  为什么要监查自己呢?就是要时时刻刻看自己脸上的表情是否安详。——古人认为,人的身心是不二的,身如果很安详,心肯定也是安详的。

  除此之外,“元宵节”里的明心灯,是一家人亲手以荞麦制作而成,当一盏灯从手中诞生时,我们更能体会到心中的光明。如果在过节的时候,邻里家有刚刚去世的老人或者亲人,全村人就会在元宵节的这一天,给他家送灯盏,这时候他们家里的灯盏是全村最多、最亮的,因为那是全村人心灵的关怀,让人感觉很温暖。

当然元宵节还有很多习俗,每个地方的习俗都略有不同。比如,还有看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等。

这其中吃汤圆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两种做法和口感有所不同,但皆取团圆美满之寓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