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5件事

文/ 明月姑娘


01关注自我

晨间进入自然思考状态时,始终觉得现在每天学习的时间太少,其实这是事实。写作占去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想着腾出一个小时来学习,看看绘画知识或者其他内容书籍。上午输出得太多,心里就容易感到空虚,毕竟一直在往外拿,还得不停地注入新的能源才行。

最怕的就是自己太无知还不自知,所以从来不敢骄傲,不敢得意,甚至连一点小有成就的感觉都会控制着点。

有时会在朋友圈或者QQ空间里面发点动态,而我发现每次这样的分享之后自己的状态就会差那么一点,于是就在想一定是又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外界,忽略了关注自己的内心。毕竟我们给出去了,都会想着有所回应。

所以现在分享之后,也就不管了,而是把它当成一种记录自己成长的方式,当我们去关注自己的需求时,就不会那么容易迷失自己。


02 正确的位置

写作也是,现在的文章并没有多少人看,阅读量微乎其微,有时想想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个上午,似乎什么都没有得到,还少了一些学习时间。

我写作的状态是这样的:想到什么,就写些什么,写的都是自己想说的,从身边小事联想到自己的一些想法。有时一篇文章杂乱无章,自己再勉勉强强地给每个部分写个小标题,给一些金句加粗,弄得体体面面的。这是我最近开始让自己做到的,因为越来越喜欢写作。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更加重视的时候,我们就会认真地去把它做得更好,哪怕它们暂时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写作状态和写作目的有着清晰的认识,所以才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与理想水平还相去甚远。

从来不去研究要有多少人读,一是因为自知,甚至都不想让一些重要的人阅读自己没有质量的文字,我是个舍不得时间的人,对于喜欢的人,我会连同他们的时间一起珍惜,所谓“爱屋及乌”吧。

二是因为自己是要出书的,出书的想法不是自大,而是大胆尝试。

要知道,出版一本书籍谈何容易,每天的文字堆砌可能不难,但是书的章节,标题分栏等问题,作为一个初出毛驴的写作爱好者,深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哪里。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害怕做得不好而没去尝试,放弃了一个想法,就错过了一种可能。

我们只有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用平衡的心态去虚心学习和不断尝试,才能成为我们想要看到的自己。


03 保持初心

每次晨间思考开始的时候,就觉得没有写作灵感,于是就想着正好趁这个时候学习和看书,然后就开始思考一天的学习内容。

而思绪很自然地就飞到了自己的写作和画画上面,我能通过写作实现些什么可能?都知道公众号投稿,各平台发文,写得好就有稿费。但是现在的我,还不想去关注这些,只是在怀疑自己写作的意义时,才会想到这些。我只想好好地写自己的文字,在文字中平衡自己的内心,同时为自己的出书计划做积累。而在写作中收获的平和心态,我将用来学习和思考。

也许随着时间的的迁移,我会慢慢开始思考一些更加现实的问题,毕竟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还不靠这件事养活自己,生活不允许我们活在乌托邦的神话世界里。但是,当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时,我们就可以一辈子坚持一件事而只要精神上的回报。


04 付出的人更容易快乐

思考画画的时候,想的是自己的绘本,想要把自己的第一本绘本送给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人,取名就叫《明月绘,明月心》,然后就觉得无比开心和期待。

读了我的文章的人,可能都知道我的一些习惯了:每当有想法的时候就会沉下来,潜心修炼。所以更是想着要好好锻炼身体,好好休息,好好学习。我们的愿望太美好,太漫长,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优秀的能力,才能让愿景都实现。

每天,都在心里把“人生只做6件事”想一遍,这样,就不容易走歪了,努力错了方向,付出的是时间代价,而错过的是梦想。

我回想着那些曾经和现在最珍贵的感情,决定把自己的绘本送给他们,画得好不好,倒在其次,只是觉得这是一种用心,是我感恩和回馈他们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对自己过去的情感的一个总结,以及对现在的情感的继续投入。我们曾经和现在,都一起快乐过。而我们未来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现在所做的点点滴滴的积累。

我多次感受到,给别人带去快乐,尤其是自己珍视的人,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有时甚至会花一个早上的时间想着要给一些人带去些什么。

正如洛克菲勒所说:“我们想着如何给别人带去快乐,我们自己就会快乐;我们想着如何自己快乐,就只会焦虑。”其实,在情感方面,付出的人真的要快乐一些,而得到的人,感受到的是惊喜感动,于是这份感情就更加深厚了。


05 成年人的现实生活

看着我的画,妈妈说画得很好。我只是笑笑,说:“这只是你这么觉得罢了。”很多朋友也说自己画得好看,其实只有自己知道,离理想的水平还差很远,离我需要的还微不足道。

我想开工作室,办自己的线上画画课程,当然,线下的也可以。我想一边学习,一边成就自己。我想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真才实学和满足与快乐,而同时附带物质的回报。

我告诉妈妈,现在开彩铅课的人很多,网上到处都是,自己才刚刚开始。人家凭什么选择我,我能给别人带去什么价值,我的特色在哪里,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妈妈说她不懂这些。是啊,父母这一辈的人,大多都是为别人打工,父亲挖煤,母亲做餐饮店,多次搬家,找工作像玩游戏一样,这里几天,哪里几天,换来换去还是离不了本行。

而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他们了解的却越来越少,他们渐渐地都读不懂我们所处的时代了,只知道身体第一,生活很现实。而这些,我们都知道。

我们要去思考的,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一切资源,让自己适应这个竞争和发展都很大的经济市场,如何让自己具备随机应变,处变不惊的能力。

我们还能指望父母些什么吗?我们要尽早地明白,父母是养育我们的最重要的人,我们要让自己过得好,才有能力让父母过得更好。

成年人,已经不能再总是像小孩子一样把心思放在父母的监管上了,他们不能替我们做选择,更不能替我们生活,我们要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和评判标准。


我是明月姑娘,喜欢读书,写作;喜欢英语,日语;喜欢设计, 绘画。
爱画画,爱读书,爱生活。
花开了我就画花,花落了我就画自己,你来了我就画你,你走了我就画一画回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