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朋友之约,周六早上八点钟,六个人、两辆车,在兰州南高速入口集合后入兰海高速,后转入乌玛高速,在临夏州和政县出口,经362县道沿太子山旅游通道进入耳子屲梁景区,全程约150公里,用时近3小时。
被传为甘肃版“阿勒泰”的耳子屲梁,果然不负盛名,车子正在通行中的太子山旅游通道,两侧醒目的白色栅栏将通道勾勒得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飘带,依山势高低起伏,由西向东霸气横卧于苍翠碧绿的山峰之间,一眼看不到头,到达时,天空湛蓝、白云舒卷、艳阳高照,免费的停车场已车满为患,游客中心出售手抓羊肉、酿皮子、甜胚子、烤玉米土豆等当地的特色美食,小吃摊和道路边前来休闲观景的游人穿梭如织,游客和艳阳释放出的火辣辣的热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空气中能闻到独属于山水牧原才有的特殊味道,沿红色的木制栈道开启观景之路,远处的太子山山势凌厉,山峰与天相接高耸入云,奶油色的雾气漂浮在山腰上,残留的一抹雪色若隐若现,山脚下的山坡和丘陵此起彼伏、此消彼长,高出来的山坡裸露出最原始的石青和土黄;低洼处一团团一簇簇,呈现出草绿、碧绿、深绿不知名的灌木丛和青草组成的草甸别具特色;此时黄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山坡上依地势种植的呈半月形、椭圆形、梯形等不同地貌的油菜花田恰到好处点缀其中;天空的蓝、云彩的白,这些天然的色彩集聚一起,就是大自然最原生态的展现!行走在干净舒适的红色木栈道上,像游走在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里,人也变得干净、轻盈起来!
山里的天说变就变,前一刻还艳阳高照,后一刻便乌云压境,感觉到空气中的潮湿气息,此时已至栈道的最高观景点,正在拍照的我们见势不妙,就近到观景台白色莲花造型的棚子底下歇息,未及站稳,豆大的雨点伴着呼啸凛冽的山风壁头盖脸砸过来,山顶上的风,那叫一个不带装假的凌厉,带着哨声在耳边呼呼地响,吹跑了遮阳帽、吹鼓了外衣、吹得人站立不稳,这个时候的游客,也不管相互认不认识,暂且抛开矜持抛开防范,互相挤在一起抱团取暖,大家互相调侃说笑,等待急雨过去。
同行朋友中莲家的帅主体恤大家,撑了仅有的一把伞,顶着山风冒雨去停车场开车,趁着雨势还小,我们也疾速跑下山在道路边等候,雨越下越大,所幸遇到景区的巡逻车在路边停留,征得同意后大家上车避雨,等待接我们的车到来,在此感谢这些可爱的工作人员!
集中在一个车里,六个人挤在一起吃了个简餐:甜胚子、豆沙饼、甜玉米、油桃、香蕉、热开水,大家说说笑笑,竟吃得热火朝天,吃进嘴里的食物感觉格外香甜!
吃完饭还未聊几句,竟雨过天晴,我们商量沿着旅游通道再往前行,行之不远,路两边随之出现望不到边际的大片草甸,路边停留的车辆已排起了长队,遂停车驻足,走进去,哇,这儿才是真正的阿勒泰分泰吧!草地上各色野花一团团一簇簇,没心没肺开得正艳,纯天然原生态的山坡、草地、森林、河流,错落有致分布其中,站在山坡上,头顶天青色烟雨,脚踩带有晶莹露珠的绿草,看成群的牛羊如珍珠般洒落在草地上,在山坡上低着头悠闲地吃草,间或潇洒地甩一甩尾巴,仿佛在宣示自己的主权,对来自外界的这些城市的牛马们不屑一顾,它们是牧场真正的主人,想必内心也是非常骄傲的吧!牧场的主人们在各自的草场上搭起一个个白色的简易帐篷,里面放置了桌椅,可以点餐或火锅,也可以自带食物。有的全家或几家齐聚,老人们在帐篷里面休闲、聊天、吃东西,炊烟升起处,年轻人在草地的烤炉上烤肉烤食物,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奔跑,尽情嬉戏,快乐的笑声响彻天际。我们边走边聊边看,不觉走进草原的深处,人烟渐渐稀少,茂密的草丛里野草莓如红宝石般镶嵌,格外的显眼,摘下几个新鲜的给莉,第一次见到野草莓,她好奇的左看右看,就是不敢入嘴尝试,这无垠的旷野啊,连吹过来的风,都让人感觉出了自由和轻灵的味道。
耳子屲梁,从高空俯瞰,形似一只巨大的耳朵,耳廓是陡峭高耸的太子山,耳窝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灌木丛和一望无际的草甸,耳子屲因此而得名。回去的路上,耳边若有若无飘过“临夏花儿”独具风格的曲调,让此次出行更添几分韵味,独特的景色与汉藏回三个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洗涤心灵、放飞心灵的地方,也是离开以后让人无限回味的地方,想象它四季不同变换的景色:春季的山花烂漫、五彩缤纷;夏季的林木葳蕤、流水潺潺;秋季如打翻调色盘的五彩斑斓;冬季银装素裹的肃穆沉静,它是藏在兰州周边的山水牧原,更是我们心中念念不忘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