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 | 老来相忆当做笑谈

​1

4-2018

我今天没过愚人节

最近竟然喜欢上了这个不知道长啥样的歌手

出界

张智成 - 记得,是最好的遗忘

怕感情出了界 你的爱还在不在

全世界都在变 我只为了你存在

你纵然不言悔 却从不曾了解

我要的不过就是能安定的感觉

最近忙到发疯

每天念叨好几次自己校园卡去哪儿了

恐怕我以后可以出一个节目叫

《校园卡去哪儿》

emmmm今天想把自己的凄惨的作业放上来

(因为最近啥也没写,打字速度都变慢了)

你们尽情嘲笑我哈哈哈哈或或或

“ 如果一个中国人只知道一个外国广告人的名字,他知道的多半会是大卫·奥格威;如果只知道一本广告经典,那本书多半就是《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现代广告教皇”的经典著作。”

这是一本太过出名的书,不管是广告人或者商业人士,或者是正在成长的每个人,这本书都是必读作品。我一直认为,书籍和文字是有着时间的沉淀和考验的,奥格威用他作为广告人和公司经营者、管理者的一生经验写出来了这本书,写于1962年。

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在建设社会主义,正在进行着一场盲目的大跃进运动,排斥市场,也不存在“广告人”这样的名词,更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和办公间以及头脑风暴。而对于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我们可以阅读到那个年代的所有经验和教训,在现在看来还值得借鉴和学习。

谢谢这样的时代。

之前看到过一个很有道理的观点,“广告业是服务业,不是服从业。”

对于客户,公司和企业会把他们当成上帝。奥格威却说:“我不容许我的雇员被暴君欺凌,我不能听任客户指手画脚令我按他的旨意策划广告方案,除非我相信他的意见基本上是可行的。”

广告人应该存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广告人也必须和客户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奥格威作为一所成功的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对于客户的很多观念是很值得我们后来人去学习的。他知道如何面对客户,也知道怎样去当好一个客户。很多事情是双方的,不是一个人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奥格威全程都在强调着这些观点。我想这些理论对于日后的我也会有很多借鉴,虽然现在的我还没有想要开一家广告公司的理想(我是不是有点目光短浅哈哈哈)。

广告业不管是专业从事任何方面的人员都会或多或少和客户产生接触,所以每一个广告人都要重视客户的重要性。在我的理解中,广告公司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然好广告是很难诞生的。

交流,是最重要的方面。


打开这本书,我阅读的第一个部分是“怎样写有效力的文案”,文案对我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这一章节基本没有什么多余的阐释,没几页的章节都是干货性质的叙述。

不是很枯燥的文字,在镣铐般的条条框框中掺杂了奥格威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案例的支撑。这种写作风格在整本书中都有体现。对于像我这种可能读不下去枯燥的文字的学渣来说,这本书真的是很平易近人了。

以前觉得,文案这件事情,是要看灵感的,灵感到了其实别的都不重要。但这一章节告诉了我其实关于文案,不只是关于灵感的迸发,还有艺术的原则。同时他也在一直强调文案是为了销售而服务的。文案不是孤立的个体,文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出产品。这是对市场的一种迎合,不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不是我不被今人认同几十年后又会爆火成为什么流传千古的经典文案。

属于广告的文案,是有时效性的;从它诞生的第一秒开始就要服务于它的产品和品牌。所以这也是这一章的名称为什么是叫“有效力的文案”而不是“优秀的文案”。

文案没有效力,就不存在“优秀”这两个字的评价。


广告业是一个急速发展的行业,其中的压力之大恐怕全世界都有所耳闻。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说太累了,说伤身体以及很多很多的质疑声和反对声。

于我而言,在我该有热情和激情去从事我喜欢的创意和思维的年纪中,是不愿意选择安逸到我从一开始就可以望到死的人生的。至少现在的我还没怎么遇见社会的黑暗面和艰辛无奈,还没失去年轻人该有的热情和冲动。

只要在这个行业里面一天,我就永远不能和时代脱轨,我就永远不会老去吧。

这本自白,在中国出版的时间比我的年龄还大,纵使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理论在今天还没有过时,但是必须要说,其中很多理论和思路在今日已经属于过时的思想。比如奥格威对于电视广告的观点如今已经很多不能再次使用,这些条条框框也不是今时今日的我们的“镣铐”。

尤其是对于今时今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这个东西似乎都不再是那么重要的媒介了,大家把更多的视角都转向了移动终端的销售。当然,传统广告业需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传统理论也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奥格威已不在,但是还是会有一大批优秀的广告人再次诞生。

感谢我选择的专业,让我还没有变成一条咸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