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加个微信好友呗”

2016-09-05 敏儿-明媚 原创 千里姻缘一线牵SG


环顾一下周围,我们的朋友、同学、同事、甚至父母、祖父母都在用微信,我们用微信聊天、购物、看电影、打车、转账、充话费……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天朝似乎存在全民微信的现象。这是一种以微信为代表的独特的中国乃至全球华人界的一种互联网现象。

      微信是一个多么优秀和方便的技术,简直太方便了,但是,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麻烦。自从有了微信之后,我们不仅能有了微信朋友圈,还有了活在朋友圈里的朋友,点赞之交、以及在朋友圈“躺尸”的人。

      总听人说要清理通讯录,原因就是加了很多人之后才发现里面很多人都不是经常联系的,很多人都很久不说话,甚至从没聊过。不管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很多人在加了好友之后就慢慢就变成躺尸了。

       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多数人,我们不会屏蔽也不会拉黑,因为他们曾经跟我们相当熟悉,或者帮过忙、共同参加过一些活动的朋友,稍微有些交情,怎么好意思删除。平时在生活中没有太大的交集,于是就有了在朋友圈你晒你的生活,我晒我的日子,偶尔看看点赞或留言,表示关注,维持亲切又疏离的关系。所以他们是我们活在朋友圈里的朋友,我们是默契的点赞之交。

      躺尸还不是最头疼的,最头疼的是那些整天在朋友圈里刷屏发广告的人,让人不胜其烦。这些人大多不熟悉,我的做法通常是要么设定为屏蔽状态,要么直接删除。

      有些人会说只有小孩子才会耿耿于怀怎么不和我玩了,成年人之间应该有礼貌有默契地互相疏离。看来我们要感谢微信这些社交软件,让我们不需要为了保持亲密关系而太累,也不需要为了渐行渐远而愧疚。毕竟成年人终究要学会如何优雅得体地保持有距离的亲切感,还有学会如何去处理朋友圈一直躺着的“尸体”以及点赞一族!

A:不认识的,又一直在朋友圈发广告刷各种屏的,直接拉黑,眼不见心不烦;

B:对于躺尸的就只能定期清理,留在微信圈里不聊天不联系,纯属占地方浪费空间;

C:每天信息量太大,没有精力,所以只好屏蔽;

D:反正我觉得要是大家从不联系,不如互相删除,又何必存在在对方的朋友圈呢?其实加好友,删除好友,都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E:一般加了好友我不删,除非内存不够,内存吃紧,只好删除很多人;

F: 有些人就是喜欢这种躺尸,一开始大家谁都喜欢加好友,泛滥成灾;

G:有的时候对方换了名字换了头像,我又没有备注名字没看到什么动态,就忘记对方是谁了;

H:我觉得朋友圈要么评论,要么私聊,点赞啥的都是浮云;

I:有些话可能和熟悉的人不能说,反而能和没见过面的人说;

J:被逼着去点赞感觉很无聊,我讨厌人家让我点赞,如果真心喜欢,不用说,一定发自内心去点赞;

K: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自然现象一般都是加认识的亲友或特别欣赏的人为好友,即使未曾谋面,但只要他的言行或作品值得称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当然会汇聚各种才华的人在自己的周围。语言是心灵之窗,他们潜移默化塑造自己的同时,也会影响对方。

L : 只要是有见过的、有简单交流过的我一般都不去删,能够认识是一种缘分。朋友多了路也好走,保持健康的心态很重要。也许时间有限不能你和每个人都做深入长谈,但说不定哪天我们会再相逢。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

      其实万事有两面性,语言也是双面刃,既可励志,也能伤人。朋友圈那些让人脑洞大开和捧腹不已的事情也有。通过讨论与交流不难发现,大家对如何处理躺尸的微信好友,以及如何与朋友圈好友互动交流,做法不尽相同,令人眼花缭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实习期间,我每周都会找两家新疆菜馆点几根羊肉串吃。 在北京,新疆菜馆有名的不少,做的好的却是不多。不管是大钟寺的巴...
    李漱石阅读 349评论 0 1
  • 有时候多羡慕影子看不见树的疾驰举着离别的牌子
    Alex彩阅读 3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