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的组织

      明清之时,在贵州的一些县乡,出现了一些民间自发的为协调寨邻和谐及安全而建立的组织——排。

      唐代的“蛮州”地(今龙里、贵定一帶),在明、清之时就有”上排”、”中排”、“下排”、“里掌排”、“里虎排”等民间自发组织的“排”。

      这里,只就古蛮州地(今落宝地区)的”里掌排“谈谈。

      那时的里掌排,含落夯寨、新庄寨、大寨、小寨、沙井寨及周边零星住户,约二百余户,近千余人口。

        排首正副各一名,为五寨主提名选举出任,常住营盘(营盘设在高处,能观察五寨信号处),管理日常事务。农闲召集各寨丁勇练武。有匪情,牛角为号,聚各寨丁勇抵御。

      这种“排””的组织,为维护小寨安宁和日常生产,起到了保护作用,被地方乱匪视为眼中钉。

      咸丰乙卯年(1855年)秋,地方乱匪勾引清兵,对里掌排进行夜袭。

      夜半,乱匪袭入村寨,砍杀声,抢夺声,房屋被烧的垮塌声,寨民的呼救声,惊叫声响成一片。在烧杀虏掠中,落夯、大寨、小寨、沙井寨被焚毁。排首(韦大和、韦大苗)的首级被乱匪割下,送省”报功”。大寨死里逃生的少数寨民远逃凯里下司避难,小寨上街逃出的寨民逃往龙里中坝,下街逃出的寨民逃往龙里羊场木马屯,沙井寨男丁被杀绝。新庄在联姻大族(巴香里虎排)的支助下。寨子保全下来,但寨主韦正祥在普渡(今属贵阳市乌当区)返家途中被乱匪盯上,亦被杀害。首级亦被砍下送省”报功”。

        ”乙卯之乱“,韦氏元气大伤,从此一撅不振。”里掌排“的组织不复存在。扎营盘练武的地方,从此揠旗息鼓,“卫五寨共荣 保一族平安”的旌旗,从此灰飞烟灭,建于落夯寨显赫一时的“韦氏祠堂”,从此也无人问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