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给你解释,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具体来说就是商业银行是如何增加货币在社会当中的流通量的。以及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跟法定准备金率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基本概念。
❤劣币驱逐良币
首先我来跟你解释劣币驱逐良币定律的涵义,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是16世纪英国的伊丽莎白铸币局局长格雷欣(Thomas Gresham,1519 - 1579)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是指,一旦一个社会确定某种商品来作为货币,那么这种商品在流通中的质量就一定会发生变化。质量较高的品种会被人们保留下来,质量较低的品种会留在流通当中,质量较低的货币就会把质量较高的货币驱赶出流通的领域,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涵义,但是不管是劣币也好,良币也罢,
都不重要,因为货币的价值在于人们认为它有用,它就有用,只要人们相信某种货币,那用于制造这种货币的成本越低越好,因为劣币会驱逐良币。但是劣币也是符合效率的货币。
不过今天人们已经不用真实的商品来充当货币了,大家用的都是纸币,不用消耗真实的资源了。只要你相信它有用,它就有用,这就行了
❤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首先我来跟你解释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较真的来说,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这个说法有一点瑕疵,准确的来说,应该叫做是商业银行是如何增加货币在社会中的流通量的。他们是一个意思,反正你知道就行,那好,现在我就来给你解释,商业银行是如何增加货币在社会中的流通量的?
第一步 我们先假设一个社会只有1000块钱在流动,人们用这1000块钱,很方便的进行交易。
第二步 这个社会上有一个商业银行系统,专门帮人们把钱存起来,然后又贷出去自己赚利息差,还记得吗,为什么借钱要付利息?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么你就应该回去,把一份资产在时间维度上的价值变化规律这一章节好好的复习一下。
第三步 人们一下班就把这1000块钱存到了商业银行,这个时候商业银行的账上就有了1000块钱。
第四步 商业银行收到存户的钱以后,紧接着要干的事情就是把这1000块钱给贷出去。
第五步 当有人从商业银行手中贷出这一千块钱以后,他就会把借的钱给花掉,这个时候口袋里面有钱的人就会把钱又存回商业银行。
第六步 当有人把钱又存回商业银行以后,商业银行的账户上从原来的只有1000块钱就变成了现在的2000块钱。
第七步 然后商业银行循环往复这个过程,一存一贷,2000就变3000变4000……这就是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准确的说,这就是商业银行是如何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的过程。
注 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糙且经过简化过的模型,说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的变量一定比模型更加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法定准备金
介绍完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过程,我正在给你介绍一个概念,法定准备金。 所谓法定准备金是指, 商业银行在收到存户的存款以后,在把这笔存款贷出去之前,必须要留下的那一部分,那一部分就叫法定准备金。
简单来说,法定准备金就是指商业银行收到存户的钱以后不能贷出去的那一部分
比方说 政府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是20%,这是什么意思啊?他的意思就是说银行如果收到存户的1000块钱存款以后,
银行得留下20%不能贷出去了,也就是200块钱, 这两百块钱就叫法定准备金,银行只能拿出当中的80%,也就是800块钱贷出去。这就是法定准备金的概念。
❤法定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能力之间的关系
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与商业银行创造社会中货币的流通量能力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越弱。 ②法定准备金率越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越强。 ③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数量=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假设政府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是20%,那么商业银行最多能创造多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假设一个社会总共就1000块钱,人们下班以后把1000块钱存到银行,银行收到1000块钱以后,它得留下20%不能贷出去了,这是准备金,只能拿出当中的80%,也就是只有800块钱贷出去。
当有人从银行手中贷出这800块钱以后,他就会把借的钱给花掉,这个时候口袋里面有钱的人就会又把钱又存回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又必须留下当中的20%,也就是160块钱作为准备金,于是只有640块钱可以贷出去。
循环往复这个过程,最后1000块钱在20%的法定准备金率下,它就只能够创造4000块钱的新生货币,再加上1000块钱的基础货币,于是最多就只有5000块的货币在流通。 注
☞基础货币就是中央银行印刷出来的钱的总量 = 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
☞新生货币就是指商业银行创造出来的货币总量
❤M0123涵义
我们知道市场上如果有总共1000块钱的基础货币,在法定准备金率为10%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最多能够创造一万块钱的流通货币,但是这只不过是说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的一个简单粗糙的模型,事实上商业银行能够创造多少货币,是一个波动的数字,有一部分资金很活跃,也有一部分资金可能在沉睡。货币银行学里面,对这些不同活跃程度的货币有专门的衡量标准,分别叫M0、M1、M2、M3
M0=基础货币 M1=M0+活期存款+支票存款 M2=M1+低于10万美元的定期存款 M3=M2+高于10万美元的定期存款
小结
今天我跟你解释了一些基本概念包括 ①劣币驱逐良币? ②法定准备金率? ③基础货币与新生货币 ? ④M0123
今天我还跟你解释了一些基本观点包括 ☞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过程? ☞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商业银行创造货币能力之间的关系。?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数量多少的一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