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情绪管理,99%杜绝偏差行为

加入泽宇读书会,每周读一本书

本周读《心理营养》,读书笔记第二篇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我们通常把情绪划分为“正面”或者“负面”,只是代表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是舒服或者不舒服,不舒服的情绪会推动我们做出改变。

为什么说做好情绪管理,就能杜绝99%的偏差行为呢?

因为我们往往被教导要控制情绪

比如小孩哭,我们会告诉他:不要哭,不许哭,特别男孩子哭,更加不能被接纳。

这就导致孩子的负面情绪出不来,当体内负面情绪太多,孩子要么是随意发泄出来,伤害别人,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要么用生命力来压抑情绪,导致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受到干扰。

在我的成长经历里面,受情绪带来的伤害就特别大,甚至影响我的生活、工作,特别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

人有七大情绪-喜怒哀乐悲惊恐,这七大情绪是每个婴儿都带有的,情绪是能量,是可以保护自己的。

像七大情绪中的怒,当我们遭遇坏人坏事时,身体里怒的情绪会出来,这时就可以起到震慑坏人,保护自己的作用。

再比如悲,一个人如果拥有悲的情绪,那她内心会更加的柔软,更加的有同情心。

而随着我们不断地成长,很多的情绪不被父母接纳,慢慢我们就失去了对情绪的感受。

当我们的孩子出现情绪时,我们也无法接纳他的情绪,当他的情绪无法正常流动,被压抑,偏差行为就出来了。

比如:打人、爱哭、胆小、咬手指、脾气倔、说不听、玩手机、说不文明的语言等等。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打人吗?

以前可能会说,是因为他不懂如何跟别人社交,是的,这有可能,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他有发泄不了的情绪,所以忍不住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潜在的因素可能是孩子被比他强大的人欺负,他就会欺负比他弱小的对象,这样他才能找到平衡。

再比如,孩子为什么爱哭、胆小?

当孩子遇到挫败,伤心的时候,哭是他表达的方式,可这个时候,我们往往教导哭是懦弱的表现,哭是没用的,不要哭,不许哭,烦死了,动不动就哭……

孩子本来想得到父母的安慰,结果得到的是批评,指责,甚至暴力,这让他更加害怕,焦虑,结果变得更加爱哭、胆小。

当他他哭着哭着,大人说不能哭,不给哭,他就得把悲伤压抑住。

这些被压抑的情绪,总有一天会被一个事件引燃,然后孩子就爆发,大人也是如此。

情绪是能量,不能被控制,只能被管理

自己学会管理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是父母的必修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