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清华附小一样,川大附小也是建在大学校园里、在大学文化根上生长起来的学校。所不同的是,川大附小在发展过程中人、财、物逐渐分离出来,与川大脱钩了。
110多年的办学历史,与著名高校之间无法割舍的文化牵联,给川大附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惯有定势思维。
徜徉在川大附小的校园里,跟着学校后勤处主任走进那些或久远或新鲜的学校故事,聆听着刘校长主政以来对学校发展的思考与践行,触发了我们对学校“守成”与“创新”的深思。
所谓守成,即保持前人创下的成就和业绩。作为一所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名校,最该坚守的是什么?
守住那些故事。在川大附小我们听到了“学生事大”的故事,听到了留下一棵树的故事,听到了芭蕉林的故事,听到了学校开展生活教育的故事。负责讲解的老师告诉我们,川大附小有讲不完的故事。好故事是一所学校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保存、传诵这些故事,可以让师生们在口耳相传中明晰价值。学校向师生、来宾分享这些故事,其实就是表明学校的一种态度,此情可待成追忆。
守住有古朴气息的物件。川大附小在百年的变迁中,校园面积在不断扩大,学校建筑物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但他们不是完全推倒重建,而是有选择性地保留了一些能够唤起记忆的建筑,且力求新老建筑风格的一致性,让人感觉新建筑是在老建筑的身上长出来的一样。“子休亭”之类的老建筑原貌原样地保存着,仍然和当年那样容得进师生们坐在那里闲思遐想。站在川大附小的校园里,我们能够理解“传承”的意旨。
守住文化内核。故事也好,建筑也好,都烙印着一所学校的独特文化气质。刘校长告诉我们,四川大学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质,附小教育百年厚植的文化品质,生活教育行知合一的个性特质,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文化大观。无论谁当校长,无论学校的管理方式、育人模式怎么变化,文化内核不会变。
时代在裹挟着学校往前走,如何一味地赖在前人的树荫下乘凉,学校就会变得老气横秋,毫无生机。刘校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过去的柔性管理模式下,少数教师以抑郁为名,长期病休,待遇照常,造成的新不公平。为此,学校推出了“规范+柔性”的管理新模式,先立规矩,再讲柔性,很快就把“抑郁”们重新吸引回学校,用集体生活环境中疗治心理疾病。由此可见,一所老学校只有站在厚重文化的根基上不断追求创新,才会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需要把准由守成带来的问题症结。川大附小梳理出了走向未来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即从富贵走向高贵,从困倦走向自由,从知重行滞走向知行合一。他们对于问题的梳理,不纠缠于细微末节,而是重在发展战略角度整体思考。刘校长说,一个人需要经常做这样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一个学校也需要这样的思考:需坚守什么?需调整什么? 需追求的又是什么?
创新,需要在问题导向下开出“药方”。他们针对富贵有余、高贵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强化规范程度、优化课程系统品质、提升文化境界格局的思路,致力建设标准与规范、实证与品质、格局与境界的育人环境。再比如针对学校高速持续发展后的自然倦怠、教师平均年龄趋长的身心疲倦、教育文化形成的习惯趋势、未来发展的洞察困惑,致力于美好生活、美丽校园建设,引导教师摆脱倦怠,走向自由。
创新,需要聚焦文化和课程的生长。文化是一所学校统摄一切的魂,只有在文化的映照下,学校的一切物型、活动才可能谈得上品位。在川大附小我们听到了“教育文化生长”这个概念。生长意味着来自于根,且不断抽枝长叶。比如川大附小在“生活教育”的根上,站在人文主义、生活主义、数据主义立场,生长出“因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而教育”的系统。在课程方面,学校提出了“性格养成、知识获得、技能掌握、元学习理解”的课程落实素养维度,逐步生长出了儿童与道德课程、儿童与人文课程、儿童与健康课程、儿童与艺术课程、儿童与思维课程、儿童与实践课程的课程大树,指向于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
守成,让学校有根有魂;创新,让学校有活力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