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提出了共同富裕,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能实现的目标。
不光是实践,理论方面也是如此:在当前的经济学里,共同富裕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根本上说,是因为当前经济学的几个根本缺陷:
其一,当前经济学的第一原则,是稀缺。但从一个社会整体的角度看,富裕是什么?不稀缺啊!让一个建立在稀缺基础上的理论,去解决怎样才能不稀缺的问题,确实有点超纲了。
基于稀缺和自由市场的当前经济学理论,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社会,能够“富裕”的一定只是少数人。可以用数学模型模拟,得出这个结论。
在某些领域已经可以实现不稀缺的时候,当前经济学做的,不是进化,让理论可以更好的适应现实,并继续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是,制造稀缺,让稀缺继续下去,从而让自身能够延续:药品的价格必须高,否则巨额研发费用无法弥补,将严重打击制药公司的积极性;在农业技术发展到粮食产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情况下,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人处于饥饿之中,而当前经济学居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分析都没有。
其二,则是货币方面的理论。经济学居然被分为供需和金融两套平行的理论,这本身就极其荒谬;而比比皆是的货币超发,带来的则是虚胖和被严重错误评估的经济-用GDP来衡量香港,它一定是发达经济体,但香港居然有20万人,一辈子生活在棺材那么大的空间里,处于实际上的赤贫状态;而刚刚被认定为发达国家的韩国,居然连吃顿牛肉对老百姓而言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叫发达?
其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今的经济学,无一例外,都是认为政府与市场是独立的两方,而且,如果要保持市场的效率,政府就要干涉的越少越好。
然而现实证明,这从根本上就是错的:听任市场自由发展的结果,就是市场失灵,然后让政府来擦屁股。
其四,共同富裕中,“富裕”指的是效率,而“共同”,则指的是公平。但现有的经济学里面,效率和公平是互斥的,不可能同时实现,换句话说,当前的经济学理论里面,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幻想。
….
可以作出这样一个论断:当今主要基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已经触碰到了它的天花板。
共同富裕可不可以实现?一定可以,否则人类就没有未来。现在的理论认为不可能,说明,现在的世界,需要发展出颠覆性的,更好的经济学理论。
所谓“更好”,就是解决现存的问题,所以新的,更好的经济学理论,应该做到能够把现有经济学存在的主要缺陷解决掉:
-- 新的经济学,其第一性原则将超越稀缺;
-- 新的经济学,应该是供需理论和金融理论的统一;
-- 新的经济学,政府和市场应该实现和谐统一。简单举个例子,政府本身,就是社会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方之一,它生产外部性,或者说,公共产品-国防,教育,医疗,交通…. 包括法律;
-- 新的经济学,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的;
….
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进化。比如说,价格。价格到底是什么?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其实就论述的很明白,价格其实是一个比值,而不是绝对值。
再比如说,衡量国家经济的指标体系,GDP真的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
经济学,是从经济角度来回答“怎样让这个世界更好”的学问。任何理论都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时又因为自身的局限,具有阶段性。新理论诞生之时,会终结旧的理论,推动这个社会继续向前发展;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又会有新的理论将其终结。如此往复,历史,就这样不断向前迈进。
所以说,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就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