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动漫写实电影的失败

日本的动画片是妙趣横生的,那么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其衍生产品一定是可以产生商业价值的。

当年日本人肯定也是想炒作泛娱乐大IP这个事情的,只不过但是没有这个概念,不过他们确实这样做了,而且他们除了动画电影化这个东西有些失败以外,别的或许应该算是成功吧?(我毕竟不了解啊)

但是,他们的动画电影拍得挺失败的。

以前有一部动画片叫做,《忍者乱太郎》,讲的是三个小忍者去忍者学校求学的故事,十分好看,轻松幽默。

对于这个动画片,对于那个时代影响应该挺大,因为香港和日本对于这个动画片都拍摄了相关的电影,香港拍的电影是释小龙和郝邵文主演的,日本拍的电影是动画真实还原的。

香港拍的电影比日本的这部拍的好,好在哪里:

香港的电影拍出了神,日本的电影只拍出了形

动画作品当中包含了相当的夸张和抽象,这种夸张和抽象是为了弥补动画创作对于人物刻画手段的欠缺,不能像电影电视那样,通过演员表演等丰富的细节来向观众传达它所要表达的内容。

那么,当把动画改拍成电影或者电视的时候,其实是丰富了作者的表现工具的。这个时候,对于动画作品当中夸张和抽象的形象,就不能再通过不加区分的对于动画还原这种表现手法了。因为一些形象,在动画中传达的信息当变成真人以后,如果还是尽可能的保持动画的形象,那么这个信息就会变形。举个例子:

图片 香港电影   |  图片 日本电影|  图片 动画片

因此,我想表达以下几个观点:

1,凡事要实事求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想得到一成不变的办事指南都是偷懒/愚蠢。

2,事物的变化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事情,缺乏标准,全凭修行。

3,日本人真的是蠢人有蠢福,这个民族有些死板,但是在不需要做到最极致的时候,有一个行之有效的体系即可,日本这种死板可以让他们做的不错,但是不会到最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