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让成长来得更快一点,再快一点

1. 没有输出,就没有思考

今年疫情期间,我培养了几个好习惯,早睡早起健身阅读。

因为刚毕业,对于是职场小白的我,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是迷茫的,自身能力的不足也让自己想当自由职业者的心充满困顿,于是我开始一本书一本书的看。

我会去听书,但还是喜欢自己踏踏实实地把一本书看完,这期间我能坚持下去是因为我看完一章就把要点记录,虽然读的比较慢,但这种记录的感觉就像是拥有另外一个脑子,以后随时可以查看。

但是,这个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复制要点,缺乏自己的思考。于是,我想到了写作,写作就是倒逼自己把所学所感再回炉加热,顺便再加点自己的“思考料”,通过梳理,让自己把事情想的更明白,思考质量提高,行为质量才能跟着提高。

没有自己脑子加工过的知识点,没有亲自去实践过的干货经验,都会让人且读且忘。

2.  远大目标:出书

用一个作家的角度去看写作,把自己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孩子,从备孕,怀胎十月,出生,培养成材。这个过程,我想就是细心呵护,幸福的感觉。

找到自己的远大目标,才能开启行动的机关。我想生出一个什么样的“宝宝”,我需要做什么努力。拥有这种视角,也许会让写作成为生活中的一种甜蜜的负担,再累也会坚持给予腹中孕育胎儿的营养,等待孕育的过程,也是一种美妙的人生体验。更大境界来讲,养胎养心,就是一种修行吧!

3. 更深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苏格拉底说:人啊,认识你自己。我想活出更高版本的自己。不管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还需自己来悟。回归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看透。认识自己要走的路,怀揣希望,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