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行,你会想到什么?
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有人说:有的时候或许流浪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有人说:在不同的地方,感受生活在别处的滋味。
最近,刚好看了一个Ted演讲,一部电影,还有一本书,都是与旅行有关的主题,或新鲜有趣充满哲思,或深刻震撼余音袅袅,或发人深省引人思考。被如此多的感受冲击之后,写下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关于旅行、关于寻找自我、关于诗和远方的故事。
一、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
李欣频在TED演讲中说,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你怎么过今天,就怎么过一辈子。不要活着像死了一样,死了才发现其实一生都没好好活过。
小时候的李欣频非常自闭,无法与这个世界沟通,甚至到大三时还不敢一个人睡。妈妈想到唯一能帮助她的方法,就是把她一个人送去美国伯克利。可是到美国之后她依然活在自己的自闭世界里,直到有一天,她听到很多枪声以为在拍电影于是抱着搞不好会被拍进电影里的小心思沿着那条街道走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老师告诉她那条路一路都是白人警察和黑人相互射杀,而她正是从中间一路走来。
“很像一个沉睡了20年的灵魂醒了,从此我性格大变,原来世界和我想的不一样,很危险又没那么危险,”欣频老师说。从那之后苏醒的灵魂喜欢上了冒险,喜欢上了各种有趣的旅行和颠覆过去的人生活法。
在李欣频老师看来,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后天混血的机会,每一次混血之后你都会变成更好的你。积极地分享你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当地的优秀文化、当地人的优秀特质通过你的分享绽放光彩,融入到血液中成为你个人实实在在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你,甚至激发出你的潜能。
用她的话说,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所以我们要把每一天过到任何人拿任何条件都不愿意交换,这样人生不论何时都不会有遗憾。
二、他走向荒野中,并消失于荒野中
托尔斯泰说过:我想要的,是跃动的而非安逸的生命历程;我向往的,是刺激和危险,并愿意为我所爱牺牲自己。我感到,自己有着无比充沛的精力,但在我们平静的生活中找不到宣泄之处。
电影《荒野生存》中的克里斯多夫便是托尔斯泰笔下的那个“我”。
这个聪明的年轻人,自小便有冒险的精神,他酷爱杰克伦敦、托尔斯泰、梭罗、帕斯捷尔纳克等的作品,随身携带、反复阅读并做笔记。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习机会,捐出两万多美元的学习基金给慈善机构,扔掉喜爱的车,烧掉身上所有的现金、证件和银行卡,仿佛新生儿一般,让自己重新降临人世,重新开始生长。
丢弃一切,未曾告别任何人,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流浪的旅途,没有任何挂念与牵绊,最终走向了阿拉斯加的荒野。不再受俗世文明毒蚀,他遁世而逸,独自行走在大地上,隐没在荒野中。
确切的说,这是一种超越了旅行的修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超验主义者,通过流浪寻找真相的过程,他借用梭罗的语言解释自己的行为:不是爱情,不是金钱,不是信仰,不是名誉,不是公平,给我真相。
两年来,他行走在这片土地上,没有电话,没有游泳,没有宠物,没有香烟,无拘无束,有的只是看到万物生灵时的盈眶热泪。一个极端主义者,一个追逐美的旅人。脚下的路就是他的家。两年之后他终于抵达阿拉斯加,希望在那里消灭虚伪的存在,胜利实现灵魂革命的终极一役。
他有着有过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世间的一切不平等,比如南非的种族压迫问题,比如在贫穷与饥饿中挣扎的弱势群体。以极端苛刻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认为职业是20世纪令人不齿的发明。认为金钱是耻辱,是堕落,是邪恶。
在一首诗空白处,他写下了简短的遗言:“我已过了快乐的一生,感谢主。再会,愿上帝保佑所有的人。”
自我是一个深渊,如此庞大,我们需要真相来填补。他的流浪就是寻找真相的过程。他要找的是更纯粹、更决绝、更崇高,某种类似于宗教的境界。他以为那才能拯救迷茫的灵魂,从而摆脱家庭社会的虚伪带来的伤害。
三、用力做梦,努力付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英雄
相比克里斯多夫的偏执与疯狂,我更喜欢《最好金龟换酒》中的旅行态度,不是义无反顾的彻底决裂,不是断绝一切后路的精神试炼,只是用一年的时间寻找世俗与精神的平衡点。
傅真与毛铭基夫妇二人,辞去了伦敦令人艳羡的工作,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次“间隔年”的旅行。
“这一年是我们送给自己的礼物,尽管预算有限,吃住都需非常俭省,可这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可以跟随自己的心意而活。”
辞掉工作,退掉房子,斩断过去的生活,四海为家前程未定,生活在充满未知的日子里,如同被抛入一个时间的荒原中,回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同时又享受和品味着这种生活所带来的珍贵的自由和可能性。
他们在拉丁美洲那片魔幻的土地上旅行,经历过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瑰丽的想象世界,也曾沉浸在类似博尔赫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诗歌般的梦幻中,也同《摩托日记》中的切·格瓦拉一样,见证美好也直视荒凉。
在旅行结束的时候,傅真说:
不要再去纠结什么“寻找自我”或者“旅行的意义”,很多时候它们都只是抽象的概念而已,而人们也并不总是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寻找些什么,就像他们常把“真爱”与欲望或对孤独的恐惧混为一谈一样。
是时候接受旅途能够带来的所有乐趣和挑战了,享受它们,而并不事先“算计”我能从中收获的东西,并且大笑、尖叫、流泪、思考......发自内心,越多越好---在每一个我有幸游历的、如此特别的地方。
希望自己也能够拥有这样的一次旅行,可以在多年后的黄昏,给儿孙们讲我的旅行故事:我年轻的时候曾在拉丁美洲大陆旅行,看见过热带雨林之中被金刚鹦鹉包围的雄伟金字塔,爬上了顶部像桌子一样大而平坦的高山,在雪山丛林之间走了四天才来到那座失落百年的天空之城。女人们穿着裙子摔跤,亚马逊的老鼠比猪还大,人们用芦苇做成一个岛并世世代代在上面隐居。我在海拔4000多米的矿井里看见相貌狰狞的魔鬼提欧,驱车穿越只有上帝才配居住的一望无际的纯白盐田,在世界尽头般的沙漠里遇见一个如红宝石那般明艳的湖泊......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我在阿根廷跳的那一曲探戈中,发现了自己如深渊般孤寂翻滚的灵魂以及不顾一切追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