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类似芭芭拉·奥克利《学习之道》这类新的学习方法,我就有种悔不当初的感觉。恨不得立刻坐上时光机,把这些学习力都塞入还在学校死读书的脑子里,让自己好试试,说不定就能轻轻松松得到学习的乐趣,顺便获得高分,不用再为成绩困扰。
但没有假设,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十年前我已经错过,十年后的我不想重蹈覆辙,所以,反过来想想,现在开始实践,未必不是件好事。
劳逸结合
我们一直强调如何学习、工作、计划,但却好像忘记了如何休息。
每天我们都上了发条似地努力进取,但却忘记就算机器也是有上油调整歇息的时候,更何况我们只是有肉体之躯的人类,当发条绷紧到极致时,就会出现我之前写的《大事不好了,脑子离家出走了!》的情况出现。分分钟身体跟脑子同床异梦,走神发呆一个不漏,这时就需要劳逸结合出马了。
其实劳逸结合很简单,划个时间界限,放下工作执念即可。
比如每天规定工作量,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上午精神比较好做费神有难度的,中午休息,下午做琐碎轻松的,尽量不加班,把工作划拉到下午6点即止,6点过后,想休息就休息,想发呆就发呆,想用画画、写作、看书之类业余爱好来填充时间都可以,心无负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当是为第二天的工作充电。
易懂复述
个人认为复述是学习新知识最快的方式。
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书面上,当看到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掌握时,复述给其他人听,他们给你的反馈是可以测量出自己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如果不知道如何复述的话,可以从这这三个阶段开始。
第一阶段:照搬全抄
一开始复述时,可能很多时候只能机械照搬书上或者别人的话语再说多一遍。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快速走到,并且过渡地很快。虽然过程可能干巴巴的,毫无生趣,但都是必经过程,因为一旦有了大量的机械搬运后,自己会觉得乏味,麻木,这时候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了。
第二阶段:加入理解
经历了第一阶段,这时候会自然而然加入自己的理解,用原本描述+自己感受,进一步向他人阐述。另外可从对方的反馈,看看自己表述的东西是否有缺漏或者偏离主题,如果对方反映的不是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那么就要做出及时调整。
第三阶段:用自己语言
第三阶段是最难的,用自己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复述整件事,整个过程会有很浓厚的个人色彩,需要很深的功夫和耐心,才能把一个知识点,磨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简洁易懂,而且双方理解一致。
触类旁通
读书考试时候,我们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当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就只针对这个知识点做习题。当做到熟练时,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但一到考试就懵逼了,点还是那个点,但却已经不是我们认识的模样了。
工作后,我用了很久时间明白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东西想要学了会用,就必须得联系。
比如刚进入电商行业,我单独了解了客单价这个概念,当时记得很牢固,但一到数据分析就蒙圈了。我不明白客单价在数据中占的地位是怎样,不知道什么样的客单价才算正常,也不明白它们跟ROI,权重有啥关系,不是说客单价么,怎么开口闭口是别的词。除开客单价这个概念外,它需要联系其他方面的数据,才能形成一个知识面,而这个知识面能更好地学以致用。
每个知识点不是单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才能共同推进进展的。所以不管是学知识点也好,学技能也好,都需要触类旁通,各个新老知识点穿插来做,见招拆招才能学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