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虽然阳气在不断复苏,可是初春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三月小雨飘飞,湿滴滴的天气也让人没精神,“寒湿从脚起”,祛湿驱寒依然不得怠慢。
春季中药泡脚,胜吃补药
①驱寒祛湿
春季阴雨绵绵,在机体生发的阳春三月,因天气潮湿,身体易积聚水分,身体也感觉总是重重的,这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体内的寒、湿之毒,通过中药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可加速排除。
②预防春困
俗话说得好:春乏秋困。初春微凉,人的身体也容易有倦意。而且春季气温回升,细菌湿气遍布在空气中。用中药泡脚能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③预防感冒
“春天孩子脸,一天变三变”,说的就是春天气候多变,尤其是初春,乍暖还寒,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鼻塞、咳嗽、打喷嚏。中药泡脚可以刺激足底穴位,将营养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大脑和全身,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
药物不同会有不同功效
①生姜祛寒
适宜人群:怕冷、容易手脚冰冷的人群。
“晚吃萝卜早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意思是晚饭时吃萝卜有助消化,白天嚼食生姜可健身益寿。生姜养生自古以来为古代养生家所推崇,孔子称“食不撤姜”。
生姜性慢、味辛人心、肺、脾、胃四经具有散寒、止吐、温胃、镇痛、杀菌、祛痰等功效。
一般取15~30克生姜(约为中等大小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用热水煮10分钟。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当冷水(以不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
②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取红花10~15克约一小搓,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预防和改善冻疮。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感冒期间用红花和艾草泡脚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③艾草温肺
艾草身为“百草之王”,用来泡脚不仅可以温通经络,祛除寒邪,缓解痛经,美容养颜,还能驱逐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等。
一般取10~3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相同。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频繁泡脚有时会引起头昏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泡脚禁忌
泡脚虽好,但不是一方统治百病,以下文字还请大家仔细阅读!
⒈太饱或太饿时都不可泡脚。
⒉忌水温过高。应40~50度。糖尿病人水温控制在30度比较安全,以免烫伤破皮,伤口难愈合。
⒊忌时间过长。应20~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⒋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
⒌严重高血压急性发作期不可泡脚。
⒍孕产妇、坐月子期女性不可泡脚。哺乳期女性可以泡脚。
⒎女性月经期若月经量少、或有血块、或颜色浅淡,泡脚甚好。若月经量正常或偏多,月经期不可泡脚。
⒏检查血小板低下或有出血症的病人不可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