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上厕所的时间,把《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的文章温习了一下,刚读到开头的时候,就发现早上那一遍读的真是粗心至极,把最重要的一句(对我来说)给忘了...
那些“成功者”,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多半都是在全身心的投入做一件事。就像刚过去的圣诞,因为是周末,所以大家也都有空,有的人陪朋友陪家人,而有的人仍然在公司加班,又或者不过节,就如往常一样,做一直在做的事,而不管做哪一件事情,都需要全情的投入进去,这并不是说一个人不可以做很多事情,而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同时,都需要全情的投入进去,一心不能二用,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当然你要理解成别的,那不在我们讲的范畴之内。
吴军今天讲的其中一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却说的不是一个道理,就是吴老师绝不会为了工作而放弃与家人的出游与陪伴,因为,工作还是其他事业,在吴老师的优先级里,永远都不如家庭重要,甚至可以说工作和事业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美好的家庭与幸福的生活,这一点,一点都没问题。而如果为了工作就放弃了与家人的陪伴,这不就是舍本逐末了么。说到舍本逐末,今天将王晓峰的故事里,王晓峰的一句销售本质:“销售就是为了把东西卖出去,然后最重要的就是把钱收回来。”而如果,一次销售行为,难以把钱收回来,那么就是一次失败的销售,甚至可以说,商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终能把投入的钱更多的收回来。而如果仅仅是为了把货卖出去,甚至把这当做最终目的话,那其实也是舍本逐末的一种表现罢了。王晓峰还有一句是:“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是什么意思呢?你用了很多手段,让用户肯为你的产品付费,而用户付完钱后,却一直用不完这个产品,或者说一直花不掉充值的钱,这样就很难对用户进行二次销售,用户也对产品失去了再次持续购买的动力了。这种例子我们随处可见,易到让用户一次性充值了10000,还要再送10000,用户很难短时间花完这笔钱,甚至需要一两年,而之后的活动,用户就无法参与了,用户有了这么多车费后,花不完的话其实也会很苦恼,一般也会想着花完后再也不用了。这一点上正面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腾讯的会员非常喜欢按月缴纳,以及目前的视频会员喜欢每月自动划扣,本质上都是一种持续的生意,游戏里充完钱获得一个神器后,下个月再出另一款独特的武器,也是;在硬件里,苹果手机再耐用,也会逐渐让系统变得臃肿,接着用着不再流畅的系统后只能选择换新的iPhone了。而没有对这些商业本质的理解,是无法持续成为赢家的,也无法做出一直相对正确的决策。
前几天觉得写的日记很烂,思路很乱。其实写作,就是思维的锻炼,同时也是你大脑回路的一种文字表现,你的思维越清晰,写的东西便越有逻辑,越有条理,而写作的同时,也在锻炼你的逻辑思考能力,所以,越写越好是一件肯定会发生的事情,没必要纠结你写的东西烂,事实上并不是你“写”的烂,本质上就是你在这件事上的逻辑比较混乱,没有理清而已,之前都是搞错了因果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