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写作,我是怎么做的?

今晚又有好消息,微博认证通过,现在先生也是加V的人了。

感谢简书

最近一直在准备签约摄影师的认证,没想到先来的却是简书推荐作者,很兴奋。

所以,今晚就说说简书写作的这些事儿吧。

如果你想通过在简书写作,获得一些回报,不妨听听我的故事。


我其实还是简书新手,毕竟才注册半年的时间,而密集更新也只在最近两个月。通过的专题最多的就是摄影专题,在这里要非常感谢摄影专题的主编,每次都把我推荐到首页。

写作两个月的成果
一,试错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找对路子的。如果你翻看我的简书文章,你会发现一开始写的那二三十篇鸡汤文,阅读量很低,没有一点影响力。

可我处在其中啊,我看不到原因啊。我投稿首页未通过,就觉得自己水平太差,不行。所以就学习写作,但是这个效果也并不明显。

二,站队

革命就怕站错队。

我在社群里做过摄影类的分享,有个好友跟我说:你的特长是摄影,就把你摄影的技巧写成文章吧,会有很多人喜欢的。

这事儿我倒是一直在做,只不过都是发在了公众号上,其他地方都没写过。听她这么一说,我就准备写一篇。

写了一篇实用的技巧,当时刚好看了一篇文章介绍简书的专题,就投给了有关摄影的几个专题。没想到第二天醒来,手机消息爆了。

原来是被编辑推荐到首页了。当时心里就百感交集:我曾经专门投稿首页都上不去,现在投个专题反而轻松就上首页了。

接着写。又被推首页。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得多。

我的头三篇摄影文章
三,稳定

写了几篇,发现这真是个好平台,很多读者读我的文章并且给出反馈,我就知道我是不是能够帮到他们。

总结了一下频率,大概就是两天写一篇的样子。对我来说压力不是很大,因为之前拍的不少作品都在,写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当时的定位就比较简单,现在也一直贯彻:每篇文章只讲一个小知识点,理解消化了再进行下一个。

于是就两天一篇地写,发现每一篇都被编辑推荐到首页,带来的阅读量都让我很满足,写的动力也就大了。继续学习写作的技巧,如何起标题,如何排版,这些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学到的。

写到现在,12万字,不算多,我知道还需要继续写,毕竟我的目标可是简书签约作者。

总结一下我的写作心得

写你擅长的

我一直以为我擅长写文章,所以就写心里的想法,写出来就成了鸡汤文,结果没人看。如果不是朋友旁观者清,我可能到现在还没找到路子。

写对别人有用的

内容输出者往往容易犯一个毛病——自嗨。你以为读者要的,并不一定是读者要的,这要经过市场来检验。

写简单易懂的

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我发现,写的摄影理论课程很少有高点赞量,但是一些拍照的小技巧加上效果图,会有很多人喜欢。很多读者喜欢的都是可以学会就用的,所以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把一些复杂的理论通过自己的话解释出来,就通俗易懂了。

学会排版

内容写得好,也要看着舒服才有人愿意看。而且作为摄影师,往往都有设计感,一定要有比较棒的审美才好意思说自己是摄影师。我就专门去研究排版的样式,但是简书主要是专注于写作,排版不复杂,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结构清晰,逻辑顺畅,把重点标出来就完成一大半了

找对专题

我曾专门给首页君投稿被拒,不止一次。但是曲线救国未尝不是个好办法,我通过摄影专题写,成为摄影专题里的前几名,那么再上首页就容易得多了。毕竟每个专题主编的喜好不同,你也可以多投几个专题。

坚持更新

我是隔日更,两天一篇。这个频率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压力,对于读者来说黏性还不丧失。如此稳定的频率,一定会让编辑和读者注意到,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督促。如果不限定时间,可能写几篇就没下文了。这也是一种必要的仪式感。

持续输入

既然要大量地写,那没有写的怎么办?看书啊,拍照啊,积累作品啊。我重读《纽约摄影教材》(虽然现在还没读完),生活中处处留心哪些可以拍下来放到文章里。只有不断的吃草,才能一直产奶。

前几年拍的差不多都已经在两个月内用完了,以后的文章眼看就缺少素材了,所以我决定,春节不回家,去拍照片!!!

相机已经在路上了,目前的安排是杭州和黄山为重点,春节的七天时间里多拍一些案例,留着接下来的文章里用。

终于写完了,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群里马上就有人快要起床了,你看,大家都这么拼命的努力,我有什么理由松懈呢?



不拍漂亮模特,只拍美好生活,我是朱子先生。

每天一个小知识点/小技巧,我的简书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生活摄影家,想看更多美图,想成为摄影大神,就来关注我吧。

朱子先生,中国图库认证签约摄影师,荔枝微课认证讲师,新浪签约自媒体,简书推荐作者,长年供稿于摄影专栏。
我是朱子先生,期待你的进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