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青珍—相遇


我实在想念妹妹青珍,但我现在只能写这些字等待她的归来。

冥冥之中好像有根线牵着我们。

无须刻意地去维护,就那些再简单不过的日常都让人身处温暖。

每一个自己都是很多个他人。

所以我们要爱他人。

我们要爱所有人。



1 相遇

第一次见到妹妹是在公交车站台。

每次不管什么地方见到藏族人,情不自禁地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总会多看两眼。

当时她一脸迷茫的看着站牌,想问旁边的人又不敢问,手里拎着红色的布袋,呆呆地站在那里像一个迷途的小孩。

“你要去哪里?”我走到她身旁开口就问。

她转过来打量了我一下,马上笑着说我要去高升桥那边,不知道是在这里还是在对面坐车。

我看了她一眼,一下子就被她的眼睛吸引住了。多久没有在大人的脸上见到过这么清澈的眼睛了,真的清澈,像一汪清泉,看一眼都觉得甘洌美好。

如果我是个男的,怕是会在那一瞬爱上她的。

现在没几个人的眼睛可以用清澈这个词来形容,但这位姑娘的是。

我笑笑跟她说那我们同路,你跟我一起走就是了。

她很开心的笑了,“那太好了,那太好了。”

在车上我们互换了微信,做了自我介绍。我总是忍不住多看几次她的眼睛,带着一点点高原红的鹅蛋脸上,嵌着两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她的普通话说的很棒,我夸她,她就害羞的说看电视学的,没上过几年学。

她说数学学不好总被老师打,实在不想挨打了就直接不去学校了。和她一样退学的同伴还有好几个。

“后来,我就跟家里说要去寺院,所以我就在寺院学习了。”

是的,妹妹青珍,是一位觉姆。

她说的时候情绪平静而又自然,觉得这一切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师傅对我很好,教我很多,我们考试也很多,要学的很多。”

她的眼睛里闪着骄傲的光芒,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上次我考的还行”。

我跟她说我在这里读书,我家是安多的,那里有个很著名的寺院,你知道吗?

她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想了想说出我读书的学校,她摇摇头说,不知道。

车子在路上停停走走,车上的人下了又上,上了又下,始终是满满当当,叽叽喳喳。而我和青珍却一时间陷入了带点尴尬的沉默中。

我们是同龄的女生,却对彼此的生活十分的陌生;我们是同胞,却并不了解彼此的家乡;我们坐在同一辆车上,驶向同一个方向,下车后却会走向完全不同的世界。


 “你买了好多东西哦。”青珍打破了沉默

“嗯,夏天了,没衣服鞋子穿了,我就来批发市场买了几件,一次买好就不用再麻烦了。”

“呀呀。”

“你买了什么?”

“我本来准备给姐姐的小孩子买件衣服,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但是太贵了,那么小小的一件都要30多,我买不起就没买。”

不瞒你说,虽然是好几年前了,但我还是挺惊讶的。30块钱,太贵了?

她好像看出了我的疑虑,笑着说我们赚不到钱的嘛,家里给的钱不能乱花,我还得去放生呐。

我一下子担心起她来了。

你住在哪里,你怎么来的成都,待多久,你怎么回去……这些问题在脑子里打转打了很久之后一句“你住在哪里?”脱口而出,那语气就好像如果她没有住的地方我就有能力帮她解决一样。

“我住在哥哥那里,哥哥今天放生去了,他昨天买了几千块的鱼哦,今天就都放生了。”

她一脸的崇拜和敬意。

放生作为藏族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已经在我的生活里消失很久了。

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只有学校是我最熟悉的部分,我不知道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藏族人放生都是去哪里,一次也没有遇见过或者听到过。

很快,车子到站了,我们约好在她回去之前再见面,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做点什么让互相更加了解彼此的事情。

她很开心,“嗯嗯嗯嗯,那我给你打电话啊。”

我说嗯,或者我给你打,都可以。

下车后她突然跟我说了一大堆谢谢,我们就各自回去。

我的家里没有出家人,有什么事情都是找爸爸的好朋友,虽然他就跟自己的家人一样的,但毕竟没有姐姐妹妹来的温暖,也没有舅舅叔叔来的亲切。我也从没有和僧人或觉姆有过交朋友的经历,没有坐在一起平淡自然的谈论日常的经历,更没有一起逛街谈论人生的经历。

我很高兴,我遇见了青珍。

妹妹青珍。

走回校园的路上,阳光微微,已经升起来的气温让风都带着温度,暖暖的吹过。人与人的奇妙关系,在这个地球上的这个时间段里不知发生了多少,喜怒哀乐悲,数不胜数,而在我这里,是谈不上悲喜的温暖一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