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不得不了解的儿童模仿敏感期

1、什么是“模仿”?

“模仿”是指孩子重复原型所显示的行为,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模仿

“模仿”,是0~3岁的孩子很重要的智力发展过程。孩子开始模仿,表明儿童的心智已经发展到,可以领悟和掌握他模仿的这一行为背后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细心的妈妈,你肯定会发现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段时间孩子会学你说话,你说一句,孩子跟着你说一句,还模仿你的口气和姿势,让你忍俊不禁。

妈妈:“晨晨几点起床的?”

奶奶:“好像8点半吧”

晨晨:“好像8点半吧”

妈妈又问:“他吃东西了吗?”

晨晨:“他吃东西了吗?”

.......

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学舌。

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模仿学习语言,建设他的语言,模仿口语,练习口语,感觉语言的音韵,并不断重复使用语言,在使用中把语言内化。

家长或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头语言,要说文明的规范的准确的语言。

晨晨和豆豆坐在在一起,晨晨做什么动作,豆豆他都跟着做。

晨晨用舌头舔舔勺子,豆豆也跟着舔舔勺子;

晨晨站起来,豆豆也跟着站起来;

晨晨坐下,豆豆也跟着坐下。

豆豆看到什么都会模仿一下,而且模仿的很像。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动作模仿。


2、模仿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会有选择性的模仿。

当孩子成长到2岁时,孩子不但模仿各种行为,而且开始模仿社会性行为,并且可以把行为协调起来,系列模仿。也会选择性的模仿,比如父母扫地,他有扫地,父母炒菜,他也炒菜。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

重复产生能力,孩子将此动作重复出来,形成自己的能力。身体动作是刚开始的模式,后来会发展到抽象事物的模仿,比如语言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风格的模仿.....。

模仿是成长的一个临界点,模仿存在于人的一生中,一直发展到确定他们所属的范畴,也就是将自己的属性归类,模仿才结束。


3、在此成长期,给父母的建议

表面上看这一阶段的孩子似乎没有自我,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才能形成自我。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很好的过渡,这一阶段的发展就会滞后,所以我们也常常看到五六岁的孩子模仿老师或一些大孩子的行为。

这里给父母最好的建议就是:

一、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

二、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儿童模仿的需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孩子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恩父母,给了你生命的给养,感恩兄弟姐妹,给了你亲情的温暖,感恩朋友,给了你友谊的珍贵,感恩儿女,给了你为人父母的...
    生如夏花wl阅读 308评论 0 0
  • 从娘家翻箱倒柜,还找了一双鞋子,嗯,之前很少穿,现在然后拿回去,但是拿的时候我也没有装塑料袋里,或者是鞋盒里,直接...
    杨淑心阅读 276评论 2 4
  • 初识曾同学,是被他的原创插画“花卷儿”吸引。背着书包的花卷儿,靠着玻璃墙坐着,于是,镜子里的他和现实里的他背靠背。...
    咩咩手绘阅读 624评论 0 4
  • 近期目标是财富增长!通过学习智慧和实践智慧并用成功的案例传播智慧,让身边更多的人接受智慧并学习智慧。让世界因智慧而...
    belivePossible阅读 161评论 0 1
  • 1、《小学》 母亲剪的西瓜头 白色的大脚裤 最想穿的双星牌运动鞋 2、《初中》 三月不剪的长发 偷偷的打上过期的摩...
    枕前发尽千般愿阅读 1,94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