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模仿”?
“模仿”是指孩子重复原型所显示的行为,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模仿”,是0~3岁的孩子很重要的智力发展过程。孩子开始模仿,表明儿童的心智已经发展到,可以领悟和掌握他模仿的这一行为背后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细心的妈妈,你肯定会发现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段时间孩子会学你说话,你说一句,孩子跟着你说一句,还模仿你的口气和姿势,让你忍俊不禁。
妈妈:“晨晨几点起床的?”
奶奶:“好像8点半吧”
晨晨:“好像8点半吧”
妈妈又问:“他吃东西了吗?”
晨晨:“他吃东西了吗?”
.......
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学舌。
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模仿学习语言,建设他的语言,模仿口语,练习口语,感觉语言的音韵,并不断重复使用语言,在使用中把语言内化。
家长或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头语言,要说文明的规范的准确的语言。
晨晨和豆豆坐在在一起,晨晨做什么动作,豆豆他都跟着做。
晨晨用舌头舔舔勺子,豆豆也跟着舔舔勺子;
晨晨站起来,豆豆也跟着站起来;
晨晨坐下,豆豆也跟着坐下。
豆豆看到什么都会模仿一下,而且模仿的很像。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动作模仿。
2、模仿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会有选择性的模仿。
当孩子成长到2岁时,孩子不但模仿各种行为,而且开始模仿社会性行为,并且可以把行为协调起来,系列模仿。也会选择性的模仿,比如父母扫地,他有扫地,父母炒菜,他也炒菜。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
重复产生能力,孩子将此动作重复出来,形成自己的能力。身体动作是刚开始的模式,后来会发展到抽象事物的模仿,比如语言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风格的模仿.....。
模仿是成长的一个临界点,模仿存在于人的一生中,一直发展到确定他们所属的范畴,也就是将自己的属性归类,模仿才结束。
3、在此成长期,给父母的建议
表面上看这一阶段的孩子似乎没有自我,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才能形成自我。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很好的过渡,这一阶段的发展就会滞后,所以我们也常常看到五六岁的孩子模仿老师或一些大孩子的行为。
这里给父母最好的建议就是:
一、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
二、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儿童模仿的需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孩子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