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娜哲学家泰勒斯曾说过
“什么是最困难的事?
——认识自己。
什么是最容易的事?
——给别人提建议”
确实人们容易焦虑迷茫,就是因为对自我缺乏认知,不能知己更无法知彼。
第一次接触DISC是在樊登生产力特训营,海峰老师的分享课,让我第一次知道DISC,当时我正是陷入不知己也不知彼的状态。找不到自己,心灵就像被放逐的孤儿,做任何事情找不到方向。之前的初步接触让我认识到自己必须要深度学习DISC,重新读懂身边的人和关系。
1、人人都有DISC,只是比例不一样
之前对DISC还有一些错误的认知,我会把自己说成是S型人,把需要改善关系的人说成是D型的人,这种理解导致了错误的定位。每个人都有4种特点,只是比例不一样,在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会使用不同的特点。
2、DISC是可调整改变的特点,不是优缺点
这点让我很意外,之前认为DISC是一种固定的性格,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很多时候会下意识给自己贴上标签,把自己代入固定思维的困局。DISC是可调整的改变的特点,一下打开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不必限于对错的理解,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适合一切的变化。
3、【懂】比爱更重要
经常有家人及朋友与我倾述家庭沟通的问题,很多外人看来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引发巨大的家庭矛盾,其实问题的核心就是沟通是,没有先让对方觉得【你懂TA】。【懂】才是沟通的基础,没有【懂】,沟通就会变成对立的辩论,【爱】也会变成有条件的索取。
所以理解万岁,很多时候“同频”才能沟通。我把【懂】运用在与孩子沟通时,会很容易让他容易接受并明白我的话。我把【懂】运用到与朋友之间相处,选择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事方式,很容易与不同性格的朋友相处,会感受到更和善的世界。
4、别人怎么对你,往往是你【教】TA的
这个很有体会特别深刻,尤其是向上管理时,会发现领导面对不同的人,展现不同的风格,而我最开始不理解为何自己总被“撕”,学习海峰老师的DISC时才慢慢开悟。所以不要总是抱怨他人如何对你,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生中能遇到Mr Right是运气,成熟的人,应该学会将身边的人变成Mr Right。
5、独处时,照顾好自己,相处时,照顾好他人
独处时照顾好自己,首先要我们学会独立,不依耐他人;想处时,照顾好他人,让独立的自己与他人建立互耐关系,有更好的自己,成为他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