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985、211的我是如何渡过大学的

大学四年乍一听觉得时间真长,但实际却过的很。

图片发自简书App

1.高三的尾巴

      离高考还剩三个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快熬不下去了,因为自己的成绩在班里被吊打的厉害,每次都是在班里的倒是前十名之内,最后看着自己的心态有点崩就安慰自己:大不了就去不了上届很帅的学生会会长读的985了,我去三本学校也是读书。但是最后我却来了这里,一个非985、211的一个普通高等学校,也就是全国多到数不清的二本院校。

      大一报到那年暑假得知我的高考成绩不是班里倒数前十了而是稳定发挥反而进了班里前二十。(想不到吧!)经过一个暑假的聚会,以及在大学新生群里的雀跃,最终要去学校报到了。

2.大一初体验

        我记得当年还是坐绿皮火车去的学校,但因为是农村人所以对周围一切的事情都觉得有趣,但是到了学校我就失望了。

      我读的好歹也是个大学吧,但是怎么比我的乡镇高中还破还小,最后送我爸回去的时候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军训完了就是上课,但是我整个人还是懵的。说好的熬过来高考到大学就是天天玩的,说好的大学就是无忧无虑的呢?为什么我要天天六点半起来早读白天上课,晚上七点继续晚自习啊喂!而且食堂的菜好辣,我吃饭要10分钟的话挑辣椒要花5分钟!大一上期末的时候还是很敬畏考试的所以天天很紧张的复习,最后年级排名25但是也没有拿到奖学金,大一下的时候状态调整过来了,知道既来之则安之,知道要好好学习了,依旧好好学习,但依旧没有拿到奖学金。

3.大二的人了

      大二的时候觉得大一的生活太过枯燥无聊便给自己找事做,于是参加了学院里的辩论队,心理部和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因为加入这些组织所以我日常的活动就变得丰富了,慢慢的结认识了学院里不同专业的人,也认识了许多其他学院的人,但就后面退了学生会了的来说这些人脉没什么用,这些人都是因为组织活动而有的点头之交和酒肉朋友。换届选举的时候我选择离开因为我所在的部门并不怎么重要所以当部长并没有什么意义,关于辩论队在里面确实能增长自己的辩论水平跟思想,但我觉得自己并不是那类咄咄逼人的人同时也预见自己并不会出现在一年后的辩论大赛上(因为自己能力弱)所以一学期后也选择了离开,这一年事情最多竟然都拿到了奖学金,这个让我有点意外。

4.大三的学姐了

        大三的专业课最多也最难,我推掉了其他的机会,最后只竞选成了班里的团支书,并且由于大二的成绩助我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这个让我很意外觉得用成绩拿奖学金比在外兼职对自己的发展更好,于是下定决心要努力拿到下一年的励志奖学金,大三一整年都在想我喜欢做什么事?我以后要从事什么事?我能做什么事?我以后会从事所学专业吗?我苦恼了一年但是依旧没答案。直到有一天学姐跟我说:“我以前也是跟你一样迷茫啊,所以我就一直去试看做什么职位是我不喜欢的,我可能不知道我的兴趣是什么但是我可以知道什么是我不喜欢的”从此便敢大胆往前走了。大三都在学习,最终两个学期均获得了奖学金。

图片发自简书App

5.大四毕业生

如愿拿到了励志。

一开学就开始准备找工作了,因为是福建人所以努力的想找在厦门的工作,但是由于在江西读书所以我只能在网上一个个公司的投递,现在正在等公司的面试中……

如果你问我羡不羡慕985的学生,我当然羡慕啊,在那里平台更高也更大,同等能力的人在那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当是在双非,就只能平庸。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