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巴塔哥尼亚快车》-(美)保罗·索鲁



虽然是一部旅行游记,但作者并没有一直记录美丽的风景和惬意的玩乐,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并不是所有的旅程都是那么完美的,可的确很少人会去记录旅行中的不愉快,但那些确是真实存在的,每次旅行时,都会有很多人觉得去了也就那么回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也许就是因为大家都选择性地忽视了其实旅行中也有很多的意外,不愉悦,甚至是危险。

这本书一共五百多页,记录了作者从美国北方一路纵线乘火车穿过南美洲到达巴塔哥尼亚的故事,读起来很轻快,也挺真实,比较有意思,其中有不乏一些深刻的体会,有关南美洲印第安人的贫穷,本地人的不务正业,还有大家对于宗教的狂热:

“‘当绝大比例的人民都在无助的悲惨中饱受卑微之苦时,那个国家一定警力不彰,政绩衰弱:为穷人提供恰到好处的生活所需,是对文明真正的试炼。’据他的观察,有教养的绅士,在所有的国家都很相像;但下层的秩序,尤其是穷人,才是区别国家的真正指标。”

“这些神祗无论在受苦或财富方面,看起来都必须超越西班牙人或秘鲁人—— 他们必须显得更勇敢、受更多的折磨、更有钱或更血腥,以示神圣。……为了令你相信上帝,让你看到上帝承受着比你更大的痛苦是必要的,而玛丽则必须看起来比其他所有的母亲更女性化,更丰饶,更富裕。为了产生敬意,宗教需要这样的强度,信教的人没有办法尊敬像他自己的人 —— 必须给予他一个上帝雕像确有其神圣性的理由。然后他就会用最适切的模式,如用黄金奉祀来赞美它,予以回应。”

“如果旅行的目的之一是当你独处时,给予自己冒险家的惊悚感;是在一万五或两万英里后,超越其他所有的人,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被赋予单独探索的任务,那现在的我就算是已经完成旅行者的梦想了。……在最好的旅游书上,孤独这个字眼总暗指让人兴奋的每一页,像浮水印般细腻且根深蒂固,其中的自负和能够报道这事的念头(我正是为写一本书才刻意启程的,不是吗?)弥补了痛苦。孤独,孤独,像是我成功的证明,为了到这孤绝的情境,我必须旅行老远的路。”

“不管理性与否,这总是我的恐惧。独自旅行有许多的满足感,但也有一样多的恐惧,最糟同时也是最恒久不变的就是:对死亡的恐惧。要一个人花好几个月的时间独自旅行,来到巴塔哥尼亚,然后不觉得自己是做了相当愚蠢的事,恐怕不可能。在黎明前这么冷的时候,身在如此荒凉的地方,让整个主意显得有勇无谋,像是完全不必要的冒险,毫无意义到极点。

……

然而在亚科巴奇的长椅上,我还是很开心自己把所有的人都抛在后头,虽然这是个有大街、火车站、人、狗和电灯的小镇,却已经够接近世界的尽头,足以给我一种我是个身在陌生地点的孤单探险家的幻象,那种幻象(也是在南极和尼罗河源头会产生的幻象)足够造成一种满足感,促使我想要再往前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方法1:创建的activity是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onBarActivity这样的...
    AiPuff阅读 4,703评论 0 0
  • 第一幕 【五月的一个早晨,上午九点三十分,阳光和煦。向着通道的内门是敞开的。】 【开幕后,自行车铃声,一群鸡被赶着...
    若心向阳阅读 700评论 0 0
  • 快速流览完了齐邦媛的《巨流河》,作为我所阅读的第一本近代人物自传,带我回到那个烽烟四起的悲惨年代,一窥当年战火下的...
    努力优雅谢幕的年华阅读 327评论 0 1
  • 第一章 在初中时,我暗恋上了一个人。 他,帅气,但不怎么聪明,是在隔壁班的一个人,他的微微一笑,也不知会迷倒多少人...
    语落叶蝶阅读 4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