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教化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卷九 孝经)

【白话】古圣先王明白顺从人性的教育是可以感化人民的,所以率先实行博爱,而人民受到影响,就没有人遗弃自己的亲人;向人民宣扬仁义道德,人民感发,就起而实行,形成风气;率先做到恭敬、谦让,人民就不会争斗抢夺;制定礼仪和音乐引导和教育人民,于是人民就能和睦相处;赏善罚恶,明示人民应崇尚或应厌弃之事,人民知道禁仙就不会违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卷九论语) 【白话】孔子说:「身为子弟,...
    东方隐喻阅读 217评论 0 1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卷九论语) 【白话】孔子说:「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由于个人后天的习染不却,渐渐差...
    东方隐喻阅读 271评论 0 1
  • 治民之道,务笃于教也。(卷四十二盐铁论) 【白话】治理百姓的最好办法,就是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教化。 上为下效,然后谓...
    东方隐喻阅读 1,043评论 0 1
  • 三才章第七 【本章原文】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
    芍尔阅读 178评论 0 1
  • 前言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
    授米阅读 1,25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