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政归司马氏以后,其实是中华灾难的开始(一)

      说起三国后期最大的赢家,就不得不提到司马家族了,这个百年的名门望族,是如何在曹魏时期波澜不惊,最后谋权篡位,一统江山的呢?为什么说天下政归司马氏以后,对中华大地而言,又是灾难的开始?

        别急,我带你走进历史的秘境,一步一步去窥探真相。

        提到司马氏,不得不先聊聊一个人物——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谋臣,当年赤壁之战曹操落败以后,三足鼎立之势渐渐形成,这时候司马懿出仕,投到曹操麾下,其智谋上乘,为曹操所赏识,但曹操却对其有所顾忌,他觉得司马懿暗藏野心,不会甘于一直为人臣,必须多加提防。于是,曹操只是把他留在身边给自己出主意,从不让司马懿掌握兵权。

      司马懿聪慧过人,知道曹操是在防备自己,却也兢兢业业,一心辅佐,为曹操排忧解难。要知道,曹操帐下谋臣众多,司马懿前期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直到曹魏后期才崭露头角,被朝廷重用。

        曹操临终前,未能实现统一山河的愿望,把大位传给他的儿子曹丕,并嘱咐他说:“司马懿是天下奇才,你必须用他,但千万不可让他掌握兵权,必须对他加以防范……”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接替魏王的职权,不久废汉帝,在洛阳称帝位,大赦天下,是为魏文帝。由于曹操在世时,曹丕就和司马懿的关系一直不错,而且当年世子之争的时候,司马懿曾暗中给曹丕出过主意,使他顺利挤掉曹植,被曹操立为世子,即大位。所以,曹丕当政期间,司马懿成为曹丕身边最重要的谋臣,司马家族一步一步荣登历史舞台……

      司马懿其实有九个儿子,但真正颠覆历史的,还得说说最关键的两个人物——司马师,司马昭。

      司马师是司马昭的大哥,司马懿生前这两个儿子一直跟随自己父亲,深得父亲真传,而且都比较腹黑,是曹魏末期最关键的搅局者,两个人直接决定了曹魏政权的生死交替。

        曹丕死后,司马懿作为托孤重臣,继续辅佐其子曹叡,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北伐无果,司马懿起了重要作用。本来曹叡一开始重用曹氏亲贵抵抗诸葛亮大军,可大都督曹真,大司马曹休,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一路损兵折将,曹叡差点做亡国之君。

      无奈,只得重用司马懿,好歹他是三朝元老,一定能和诸葛亮分庭抗礼。果不其然,在司马懿的抵挡下,诸葛亮大军没有占到便宜,司马懿虽不善攻,但善守,对蜀军坚壁清野方为上策。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马懿是实际的胜利者,帮助曹叡守住了曹氏的基业。

      曹叡却昏庸无道,司马懿一打胜仗回朝,却直接解除其兵权,把军政大权交给亲信曹爽,司马懿再次被朝中提防,这让跟随司马懿征战的众将士十分不满,但此时司马懿却深得魏将们的敬重,因为如果没有他,曹魏走不到今天。

      既然被解除兵权了,司马懿也不抱怨,而是选择继续隐忍,继续安分守己,让人抓不住把柄。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却看不下去了,他们不像父亲那样沉得住气,看到父亲一路被朝廷打压,内心恨的咬牙切齿,朝中昏君佞臣当道,恨不得即刻铲除之……司马懿却异常镇静,告诉两个儿子:“别着急,机会总会有的,曹爽成不了大器,曹叡根本不是明君,你们等着看吧……”

    诸葛亮死后,虽然蜀将姜维此后继续开展大大小小的北伐,可胜负参半,对曹魏产生不了太大的威胁,于是曹叡开始放松了戒备,开始纸醉金迷的生活,沉沦酒色,渐渐不理政事,把朝中大权都交给曹爽去处理。不久,曹叡精力耗尽,驾崩于洛阳,其子曹芳即位,曹爽成为辅政大臣,一时权倾朝野,无人撼动……

      曹爽主政后,继续压制司马家族,不给司马氏掌权的机会。司马懿于是选择称病回老家,用以迷惑曹爽,让其对自己放松警觉,避其锋芒。

      果然,曹爽上当了,他派人去探听司马懿的虚实,司马懿在家装病毫无破绽,以假乱真,让曹爽以为自己彻底没了威胁,再也不把自己视为眼中钉了。

      曹爽临死也想不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司马懿趁着曹爽带着魏帝曹芳外出祭拜祖先之际,带领自己的儿子们和手下的亲信将领们,发动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逼迫曹爽交出兵权,并夷灭其三族,从此曹魏军政大权重回司马家族手里。

      可以说直到高平陵之变以后,司马家族的势力逐渐到达峰值,从而为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王朝奠定了基础。

      高平陵之变以后,司马懿与世长辞,他的长子司马师控制了朝廷,一时之间,位高权重,令魏帝曹芳忌惮不已。曹芳为了自己的地位,打算发动政变,密谋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大夫张缉等,想要废除司马师的权利,可事情败露,司马师先下手为强,三人被诛杀。同年,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贬为齐王,立曹髦为帝。

      司马师眼睛患有瘤疾,经常流脓,后来文鸯,文钦,毌丘俭叛乱,司马师惊吓过度,病情加重,不幸去世。临死前把政权交给弟弟司马昭,并且郑重嘱咐他:“千万不可交出兵权,要不然司马氏必被灭族。”

      司马昭接替了大哥的位置,比他还要横行霸道,根本不把曹髦放在眼里,还逼迫曹髦封自己为“晋公”,威名日盛。

    曹髦觉得曹氏江山朝不保夕了,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司马氏取而代之,必须铲除司马氏的势力,才能护佑祖宗江山。

      于是,曹髦忍无可忍,某天亲自率领皇宫护卫军数百人去大将军府上铲除司马昭,司马昭提前得知消息,躲起来了,让曹髦扑了个空。司马昭谋士贾充命令司马昭手下成济杀了皇帝,成济犹豫不决,贾充厉声呵斥成济:“成济,司马公平日里养你何用?不就是为了今日之事吗?”于是,成济壮着胆子冲上前去一枪刺穿了曹髦的胸膛,当街弑杀了魏帝。

      曹髦死后,司马昭另立曹氏宗族曹奂为帝,为了平息众怒,处死了弑君的成济,并灭其三族。至此,朝中再无人敢与司马家族抗衡,司马昭开始了正式谋权篡位之路……

      公元263年,司马昭决定出兵吞并蜀汉,派邓艾,钟会伐蜀。钟会大军被姜维抵挡在剑阁道,一时攻不下,邓艾带领自己的将士偷渡阴平,进攻蜀军后方。在蜀道绝境之下,邓艾带领兵士们开辟险路,奇袭敌军,成功攻下绵竹,直取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灭亡蜀汉以后,魏帝曹奂再次为司马昭封相国,加九锡,这时候,司马昭离颠覆皇权就差一步之遥,随时准备着上位。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可惜,司马昭没有他爹司马懿长寿,没能加冕九五之尊,就突然暴毙而亡,死时五十五岁,他的儿子司马炎代晋王,子承父业。

    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政归司马氏。

      又过了十三年,司马炎下令举国大军伐吴,大军渡江而下,直捣吴都建业,吴后主孙皓投降。

      至此,西晋再次完成了大一统的千秋伟业,三国归晋,司马家族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可司马懿生前万万不会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子孙万代篡夺的基业,却被后代以迅雷之势迅速败光,短短五十一年,西晋王朝就灭亡了,从此中华大地又陷入了分裂割据的时代,且持续了三百多年才再度统一,给中原汉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差一点汉人就被屠戮殆尽。

      自西晋开始,这个黑暗的历史时期,叫做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政权长期对峙,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北方大量游牧民族政权更迭,交替执政,给汉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后面,我再来谈谈西晋司马家族的罪孽,为何遭后人唾骂,司马家族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家底败光,使中华大地此后三百多年陷入长期分裂的大动乱的。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司马家族靠着争权夺利,靠着阴谋和野心把曹氏三代建立的基业全盘篡夺,据为己有,自以为能够子子孙孙传位下去,却不曾想后世却如此不争气,为了权利斗争的你死我活,最终逃不过司马家族被灭族的命运……

      后面,我再来和大家说说西晋和东晋的历史风云,请大家拭目以待。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