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老的《人生小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北大教授季羡林离开尘世已经七年了,但近期偶然翻阅他的《人生小品》,让我再次感到了这位国学大师在平凡生活中而彰显的伟大。看大师的随笔散文,就像一餐与良师益友交谈的盛宴;无需笔下“高谈千年,阔论乾宇”,只需是家常便饭里的大葱姜蒜之类,就能让你我享受“人生志趣可不凡,生活如水此乐间”的达观的生活态度。说是人生小品,其实便是极为寻常的唠嗑闲谈,娓娓道来,感觉就像大师把他沉淀几十年的人生宝典毫无保留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和我们进行切磋交流。

        文如其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段蹉跎岁月中,季羡林被分配挖大粪、守电话,发信件。没有人敢来找他,很少有人有勇气同他谈上几句话。一两年内,他没收到一封信。他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但是在这人生的最低谷,他没有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没有自暴自弃自寻短见,他的脑筋还在,他的思想还在,他感情还在,理智还在。身处逆境,大丈夫能屈能伸,他默默的忍受无端的屈辱,他深知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活着。

          他在文中写到:“我是个有教养、有尊严、有点学问、有点良知的人,我能忍辱负重地活下来,根本缘由在于我的思想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的信念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不情愿那样苟且偷生,我必须干点事情……”为了打发孤寂无聊卑微的时光,他利用空闲翻译完了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他苦中作乐,雪夜闭门写禁文,自认为其中乐趣不减羲皇上人,正是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当他走过了这段人生艰难的低谷时光,以后的人生还有比这让他打击更为不堪的吗,所以他活过来了,挺过来了,并用他自嘲的话说“何止一米?期许以茶!”正是这种达观的人生让他进入奔九的行列。

          人如其文。季羡林的座右铭是这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是陶渊明的诗句,我也很欣赏。季老先生反复强调这些诗句,并成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从中感悟颇深,其实人生在世,把功名利禄还是看淡些为好,怀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样才能没有大喜大悲,潇洒坦荡走人生。十年蹉跎磨难的岁月之后,季老先生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正因为他看开一切,所以他的晚年生活很是逍遥自在充实无比。晚年的他从不让自己的脑筋闲着,总在思考问题,上至宇宙,下至苍蝇,他无所不想,思考锻炼着他的身心,磨砺着他的思维,所以他不感到老之已至,从没有忍气吞声的生活。他的“回头看看”写得很好,“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在永恒不断流逝的时间的长河中,到了一定的时候,应该回头看一看,看看走过的历程中自己走得是否都完全正确,正确的要坚持,不正确的要扬弃。”他经常这样反思自己,告诫自己,使自己的人生尽善尽美。别人问及他长寿的秘诀,他的回答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

        季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所以读他的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不论是写人还是记事,大多都能以小见大,托物寄情,笔墨细腻,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给人以生活的启迪。他由“夜来香开花的时候”写到童年记忆里几十年如一日在自己家里做佣人的王妈贫穷坎坷的人生遭遇,流露出对弱者的同情对世俗的感慨;他笔下“神奇的丝瓜”的生长的确是神奇无比,他留心观察携带着庞大丝瓜的藤蔓一天天攀枝错节越过各种关卡机智的生长过程,发现了生活中常人难以发现的丝瓜的神奇思维和奇妙智慧。植物的生长和人一样,有思想有智慧,季老先生真是留心生活的智者!

          感恩图报,又是《人生小品》中的一个风范。季老由记忆里故乡篱笆门前的忠实的“一条老狗”回忆起天天喂狗的主人——自己亲爱的母亲,他一生跟随母亲只生活了六个年头,六岁时作为家族中唯一的男孩,带着家族的希望,撇下了目不识丁、连名字都没有的亲爱的母亲,远离故乡到城里求学,此后一别便是十四个年头,期间为奶奶奔丧、父亲卧病、发落病故的父亲仅仅回过三次家,等到自己大学学业快成,由混沌无知变得满腹经纶,准备报答孝敬母亲的时候,可是自己的母亲却弃他而去,当回到家看着母亲家徒四壁的屋子,几只破椅子几个破箱子和装着母亲的棺材,这样的简陋的环境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度过这十多年孤苦无依的寂寥时光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后悔自责,万剑钻心,痛苦难忍……等处理完母亲的丧事,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那座破房子时,他泪流满面的亲吻了那只母亲养的趴在篱笆门口守家的忠诚的老狗,然后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它……看到这个细节我已经是泪眼模糊,我相信百年以后的季老先生在离开这个世界后,他定是在天上或者地下与母亲相会了,他也一定看到了趴在母亲脚下的那条忠诚的老狗。季老笔下的花儿草儿、猫儿狗儿一个个无不充满了灵性,都寄托了老先生悲天悯人,细腻敏锐达观处世的为人情怀,也流露了一位学者和赤子感恩戴德社会的一番情操。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子这首诗明白易懂,就是劝慰人们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别等闲而白了少年头,然而真正能实行者,却不多见。而季老却用自己的人生践行着惜时学习的诺言!人过了八十,他把金钱富贵等同浮云,他时常告诫自己要多为下一代操心,不要倚老卖老,少考虑个人名利,写文章绝不剽窃抄袭,欺世盗名。“黄泉路上没老小”,季老把生死看得很是平淡,他认为等一个人走到非走不行的时候,就顺其自然,坦然离去,这样之后也无愧于个人良心!

        读罢《人生小品》掩卷沉思,我不由得感慨着。一个有境界的人,必然是一位顺境不张扬,逆境不堕落,以不变应万变的人;是一个终生都让灵魂活的潇潇洒洒,鲜活有力,让时光在每秒的珍惜中度过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是你 给了我一把伞 撑住 倾盆洒落的孤单 杨老师,谢谢你从我的全世界路过 你的学生:小龙” 今天早上,我来到学校...
    紫檀68阅读 363评论 0 2
  • 《草房子》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油麻地小学校长家的儿子桑桑,讲述了桑桑铭心刻骨,终身难忘的小学六年生活,桑桑和他的家...
    姚庚泰阅读 367评论 0 1
  • 今天做的组合一点想法都没有,感觉纯粹硬塞了几个图样进去,没什么逻辑。不过管它的,画开心就满意。
    肥鸽子麻麻阅读 231评论 0 0
  • 说话之前的三个筛子:是否真实?是否善意?是否重要?……慎言,慎独……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
    了了无诤阅读 548评论 0 1
  • 昨天跟几个朋友去吃饭,席间女友的老公迟到了一会儿,当她老公来的时候,我们发现那是一个打扮着时尚帅气的男人,...
    我是琳达阅读 172评论 0 0